本文出自猫智深的《时政记者读列国》系列。
一、
最近四个月,验证了猫智深在6月时对伊朗的预判:
他在遭受以色列空袭后将“怂到底”。
(详见6月13日该预测文:军队一把手被杀后,伊朗将“怂到底”的底层逻辑以及对未来的预判
这是猫智深继今年中美贸易战中断定外表嚣张的特朗普最终将让步后,又一成功的预判。
(详见该文:猫智深一个月前就发文美国必将认怂,三大预言已一一验证)
最近四个月,伊朗对外是一怂到底。
在遭受打击后,尤其是包括军事一把手--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最高指挥官侯赛因·萨拉米在内的革命卫队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以及核设施被精准摧毁后,伊朗的直接回击就是又一次升起据说要毁天灭地的“血旗”,接着射了几天导弹。
然后就没音了。
伊朗随后老实起来,已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返回。伊朗总统公开说该国无意制造核武器,愿接受核查。
![]()
又比如在加沙,哈马斯作为伊朗对以色列的“前线代理人”,其领导层几乎被连根拔起,并且在最近的停火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
哈马斯已经承诺“原则上同意”特朗普的计划,称愿意通过调解方进行谈判以实施相关计划。
特朗普的计划包括:
1、
加沙将由一个技术官僚、非政治性的巴勒斯坦委员会进行临时过渡治理。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担任“和平委员会”主席。
2、哈马斯和其他派系同意不以任何形式直接、间接地参与加沙治理。所有军事、恐怖和进攻性基础设施,包括隧道和武器生产设施,都将被摧毁,且不得重建。
3、未来的加沙将成为一个经济特区,将全力致力于建设繁荣的经济,并与邻国和平共处。
接受这些改变后,哈马斯的存在已经无意义了。
最新消息是,本周二特朗普已向哈马斯传达信息:必须解除武装,否则将被强制缴械。
在黎巴嫩,该国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已经批准了在年底前解除真主党武装的计划。虽然真主党单方面拒绝该计划,但怎么看都觉得该党岌岌可危。
在也门,9月份以色列针对胡塞武装的袭击直接干死了其总理和多名部长,德黑兰的反应也仅停留在外交抗议与媒体表态。
甚至在伊朗国内,当局对于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怂”了起来。
——在被以色列轰炸后,伊朗政府麻利地支付了拖欠退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半养老金。
——正在罢工的伊朗卡车司机们也收获了好结果,政府迅速批准提高运费的要求。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政府暂停了有争议的《贞洁与头巾法案》,允许女性在公共场合不再强制佩戴头巾。此前,在由头巾引起的抗议中已经至少有469名民众死亡,2万人被捕。
二、
猫智深对伊朗国内政局预判也有失误之处。
猫智深在6月时认为伊朗掌控政权的教士集团以及保守派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会学习叶利钦那样将权力稳定转移给体制内的改革派,加快“世俗化”进程。
因为至少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转移权力后他们退休后的医疗待遇和高额退休金也有保证。
然而,之后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猫智深对人们对权力的欲望还是低估了。
实践证明,没有不经过斗争就凭空得来的权力,只有以鲜血作为代价,权力才能实现转移。
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这个国家的政局。
伊朗的政体跟阿富汗一样,是世界上四个伊斯兰共和国之一,国名中“伊斯兰”在“共和”前面。
这是一个教士集团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政权。
伊朗对此从不遮掩,其《宪法》第一条就明确写道:“教士依据古兰经和安拉的传统发挥永恒的领导作用。
该国虽然有一个民选政府,但权力集中在教士集团的代表--宗教领袖手中。
领袖设立了一个宪法监护委员会,让其凌驾于总统和议会之上,判断议会的决议是否违反伊斯兰教义。总统候选人和议员候选人的资格也都必须接受宪监会的审核。
领袖生怕一个宪法监护委员会管不住总统和议会,又设立了一个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赋予其对所有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以及让其在在议会和宪监会发生分歧时进行协调和裁定。
就这样,该国的权力集中在教士集团以及保守派手里。
教士集团以及保守派主张维护宗教对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坚持反美反西方的“抵抗轴心”外交路线,推崇国家控制与分配型经济,以捍卫伊斯兰共和国的神权体制与革命正统。
作为他们的对手,伊朗改革派源自体制内部的温和力量。
他们并非推翻者,而是系统内的改良者——希望在保持伊斯兰共和国框架下,引入更多政治开放、社会自由与经济市场化,并实现外交和解。
他们的支持者多来自城市中产、知识阶层与私营企业界——这些人依赖对外贸易、信息开放与稳定的汇率。
如今的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正疯狂彼此绞杀,双方的斗争进入白热化。
在轰炸刚刚结束后的7月4日,伊朗的硬线派与改革派在媒体的公开辩论中就开始互相撕逼,改革派呼吁“理性外交”,批评保守派“军事冒险导致失败”,保守派则指责改革派“亲西方投降”。
7月底,双方开始白刃相见,在保守派的推动下伊朗强力部门大规模逮捕异见者,其中包括多名改革派活动家,理由是“泄露核情报”。
改革派也愤怒了,8 月 12 日,改革派前总统哈桑·鲁哈尼发布了一段 35 分钟的视频,其内容让伊朗人感到震惊。
鲁哈尼要求伊朗应该立即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实现媒体自由化以及最重要的----将伊斯兰革命卫队从经济中清除出去。
这是自1979年以来,伊朗高级政治人物对体制最直接的挑战。
几天后,在现总统佩泽什基安成功竞选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改革派多派别联盟---伊朗改革阵线发表长篇声明,主张暂停铀浓缩、结束敌对外交、对政治犯实行大赦和实施民主治理。
该声明引起轩然大波,也惊动了哈梅内伊。这位85岁的宗教领袖公开拒绝这些改革建议,称其为“内部敌人”。
保守派的报复接踵而至,据9月18日的报道,前总统哈桑·鲁哈尼正面临司法调查和潜在起诉,可能面临死刑。
让人咂舌的是,他被调查的罪名中包括从总统官邸偷地毯...这不是搞笑么?
三、
这些年,伊朗在保守派的治理下搞得稀烂。
该国在1980年的人均GDP已经2000多美元了,比当时的韩国还多1/4以上,按照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约8000美元。
过了半个世纪,去年伊朗的人均GDP却是4400美元,不到广东的1/3...
这经济较1980年不仅没前进,还倒退了....
伊朗的腐败问题更让人诟病。根据国际上对180个国家进行排名的那个著名的清廉指数,伊朗在2024年排第151名左右,与刚果和孟加拉并列....
从2023年开始,该国糟糕的治理能力导致了其面临的严峻能源和环境挑战。
在电力方面,伊朗这种能源大国竟然与古巴一样的发生电力短缺,过去 18 个月,伊朗经历了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停电次数最多的时期,民众早已习惯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停电。
该国的水资源也出了大问题。该国地下水储备正以惊人的速度枯竭,截至 2025 年 9 月,31 个省中有 24 个省面临严重缺水。
缺水问题在首都德黑兰尤为严重,如今伊朗已经将每周三定为德黑兰的公共假日,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可以说,伊朗已经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但出乎猫智深最初意料的是,保守派却不愿意出让权力。
最初猫智深并不理解,但细思之后还是懂得了这一道理:
权力即利益,放权就等于放弃利益。
而现实正如李总理在2013的原话所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四、
伊朗保守派是教士派主要依靠的力量,他们一出现就攫取了伊朗传统行业。因此,他们的经济根基主要来自准国家经济集团,特别是与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宗教基金会和国家垄断行业绑定的体系。
他们掌控的核心行业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大型基建与工程承包、宗教基金会与房地产、军工与防务产业和金融与信用体系。以上几个行业都是垄断,圈外人难以进入。
根据德国之声的最新报道,专家估计伊朗革命卫队控制着伊朗经济的20%到40%,而据路透社的调查显示,革命卫队现已控制着伊朗多达一半的石油出口。
![]()
保守派的利益,AI整理
伊朗现在实行的政策,恰好能保证他们利益最大化,而这绝不是巧合!
外交上保守派必然是反西方的。因为若开放经济,外资进入将冲击他们的垄断结构,而制裁反而巩固既得利益。
经济上,他们支持不断强化国家垄断和政府干预。国家控制力越强,就能从民间攫取更多财富,准国家集团分配空间越大。
社会文化,他们主张宗教保守、民族主义和控制舆论。因为现有的意识形态能合法化其既得利益,既然外面都是敌人,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同时,压制异见能防止挑战经济特权。
简言之,保守派依赖封闭、国家控制、与外界隔离的经济生态,这也决定了他们的政治主张。
![]()
保守派的主张,AI整理
甚至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现有的制裁能够进一步加大保守派的利益。
在石油与天然气出口方面,既然公开市场不能卖,他们就通过非正式渠道向部分地区出售原油,从此价格不再透明,他们的利益更多了。
在大型基建与工程承包方面,革命卫队下属的Khatam al-Anbia集团垄断公共工程。因为被制裁,必须让革命卫队盈利,所以你不会有意见吧?
在军工与防务产业,既然国家面临危险,那给军工增加预算,你不会有意见吧?耗尽国库支持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你没意见吧?
....
就这样,随着制裁的持续,伊朗的能源出口转向灰色渠道、外汇管制制造套利空间、政府工程依旧分配给“革命企业”——制裁成为保守派维护垄断与财富的保护伞。
所以,他们会推动伊朗时不时搞个铀浓缩,时不时加剧下地区紧张,让制裁不会中断。
在国内,保守派以“外部威胁”为理由,扩大安全部门权力,限制舆论与互联网开放,并以“国家自给自足”为核心口号重塑意识形态。
作为保守派的对手,改革派的经济支持者主要是民营制造业、科技企业、进出口商与城市中产阶层。
这些群体的利益依赖国际贸易、技术输入和稳定汇率。
![]()
改革派的利益,AI整理
所以,改革派会主张缓和国际关系,融入全球经济、吸引外资、改善制裁环境。
而现有的制裁让他们的成本飙升、利润下降、投资信心崩溃。于此同时,他们倡导的开放、法治与自由议题被污名化为“西方渗透”,在国家安全话语下逐渐失去正当性。
如果保守派能搞好经济,让人们都有饭吃,改革派是不会得势的。但实践一再证明,权力集中的副产品必然是经济衰退,在90年代这种科技发达的时代在朝鲜出现饥荒,在2025年这种互联网时代在古巴出现粮食短缺。
因为伊朗现在糟糕的治理现状,改革派在民间赢得众多支持者。
总之,在利益的驱使下,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斗争将不可避免,权力绝不会轻易让渡。
![]()
改革派的主张,AI整理
之后两派的斗争将愈发激烈。
以利益为推动的博弈在两派斗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伊朗最近因为水危机又在讨论迁都,将首都从德黑兰迁至南部沿海的地区。
一直以来都是改革派在推动这一议题,上文提到的改革派总统鲁哈尼2013年前后就曾提该议题;而新改革派总统佩泽什基扬今年又旧事重提,还成了专家委员会进行研究。而保守派一直以来对这一议题都很冷淡甚至地址。
对于保守派,他们长期控制的德黑兰土地、房地产、城市建设等,而迁都到新地方后德黑兰的土地等都会跌价,他们肯定会利益受损。
而将首都迁往临近海岸的区域(如南部海岸线)则将极大的提高改革派支持者们的利益,因为这将提升伊朗对外贸易,减少物流成本,促进其经济外向型发展。
但两派会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因为两派的领导人物都是出自体制,他们斗争的前提是“不砸锅”。
总之:
保守派害怕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放弃利益,甚至会被清算;
改革派畏惧崩溃,因为崩溃意味着他们也将失去依附的体制。
于是双方的斗争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仪式——他们彼此绞杀,却共同维护那堵不可动摇的墙。
附:
本文作者猫智深曾做了八年的时政记者,先后在多家时政媒体工作,习惯从新闻视角看问题,并刨根问底。
最近两年,猫智深从新闻视角出发,用深度报道的手法写了一本明朝建国史,名叫《大明开国:朱元璋和他的时代》。
这本书中,猫智深把以封建专制时代的价值观为主旨的《明史》等史料打碎,运用类似新闻调查的方法,提取出最纯粹的历史事件,给读者们呈现出最真实的明朝。
这本书已经在上月正式出版,在各大平台均有售,恳请各位读者朋友不吝一读。
-------------全文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部分参考资料如下:
《全文发布:特朗普关于结束以色列对加沙战争的20点计划》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纳斯鲁拉遇害一年后,真主党拒绝解除武装》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美国特使在黎巴嫩采取行动解除真主党武装后声称:轮到以色列“做出承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特朗普对哈马斯放狠话:不解除武装就暴力解决!》解放日报 张全
《释放人质 移交加沙地带管理权 哈马斯提交对特朗普“20点计划”回应》央视客户端
《Iran at a crossroads: Caught between reform and repression》the new arab
《Ira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Twelve-Day War》GIGA
《Can the United States Exploit the Return of Iranian Reformism?》Middle East Forum Observer
《Iran's Political Crisis Deepens as Reformists Face 'Coup' Accusations》iranwire
《Iranian Hardliners and Reformists Rally Around the Regime》iranwire
《改革派逼宫触怒最高领袖,鲁哈尼沦为阶下囚,伊朗权斗迎来血腥时刻?》腾讯网 边界时刻
《黎巴嫩政府讨论通过解除真主党武装提议》新华社
《“总理”“部长”等12人被炸死,胡塞武装公布名单》环球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