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再次上演暖心的“生命接力”。历经2小时的采集,如东县红十字志愿者吴曦成功捐献14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儿童送去“生命的火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吴曦此前因体型稍胖,导致肝功能指标略高。为了此次捐献,他一个多月前开启“自律模式”进行减重,最终成功减重8斤,肝功能指标也恢复正常,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
![]()
今年37岁的吴曦是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公职人员。自2014年入职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生态工作一线。工作中谦虚好学、深耕业务,是同事和领导眼中的“得力帮手”;生活里为人忠厚,热心助人,他多年来坚持参与无偿献血事业,累计献血量已达3700毫升。
2023年6月,大豫镇在大豫社区博爱家园广场开展“爱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作为机关单位代表的吴曦,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后,便怀揣着“奉献热血、为爱接力”的信念,毅然登记留存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7月,吴曦接到如东县红十字会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HLA初次配型相合,吴曦当即答应捐献。随后,在他的积极配合下,高分辨采样、全面健康体检均顺利完成。
体检中,吴曦因体型稍胖、缺乏运动导致肝功能指标略高。为了完成此次捐献,他严格遵从医嘱,在正式捐献前一个多月开启“自律模式”。他调整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最终成功减重8斤,肝功能指标也恢复正常,顺利踏上捐献之路。“我想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完成此次捐献,让患者能尽快用上我的造血干细胞。”吴曦坚定地说,“这份坚持,也是我对另一个生命最郑重的承诺。”
10月15日一早,吴曦安静地躺在床上,双臂连接着导管,温热的血液从一只手臂流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分离,提取出宝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其余的血液成分再经由另一只手臂缓缓回输体内。捐献过程中,大豫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南通市红十字志愿者全程贴心照顾、温馨陪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像献成分血一样。一想到能挽救一条生命,心里就特别踏实。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好好享受生活。”吴曦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由此他成为南通市第118例,如东县第1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如东县入库时间最短、配型成功最快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对常年奋战在生态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绿水青山’是使命。而吴曦更是把这份守护之心融入血液,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重建健康‘生态’,守护了生命的‘绿水青山’,尽显公职人员的担当与爱心。”如东县红十字会“三献”办公室主任管周宁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我国血液病患者日益增多,而配型难度仍较大,我们也希望更多年满18—40周岁、身体健康的爱心人士能加入中华骨髓库,让更多生命在爱心呵护下延续。”
通讯员 单俊楠 贾冯翔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花宇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