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窝在沙发里刷综艺时,《时光音乐会 2》里谭咏麟的一个片段突然戳中了我 —— 年轻嘉宾因记错歌词满脸局促道歉,他却笑着递过话筒:“唱歌嘛,开心最重要,忘词了我们就一起唱。” 没有竞技舞台的紧绷感,也没有流量明星的刻意人设,这位五旬歌手的松弛与真诚,反倒成了节目最圈粉的瞬间。如今越来越多五旬老人站上综艺舞台,他们或许没有年轻人的体力与热度,却凭着岁月打磨的独特魅力,让观众直呼 “比看小鲜肉更有味道”。
![]()
五旬老人的看点,首先藏在阅历磨出的 “松弛感” 里,恰好消解了当下综艺的焦虑感。《披荆斩棘的哥哥》中,陈小春面对高难度舞蹈考核时,年轻队友熬夜练到崩溃,他却按自己的节奏排练:“慢慢来,急了反而记不住动作。” 白天跟着练基础,晚上睡前在脑海里过流程,最终舞台上不仅动作精准,还不忘帮忘词的年轻队友圆场。反观不少年轻嘉宾,总被 “输赢” 裹挟,为了镜头刻意表现 “努力人设”,反而显得紧绷。五旬老人的松弛,不是敷衍,而是历经风雨后对 “过程” 的珍视 —— 他们知道综艺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不必用 “完美” 绑架自己,这种从容反倒让观众感到舒服,像冬日里晒着太阳聊天的长辈,缓解了当下社会的内卷焦虑。
更打动人的,是他们不装不演的 “真实感”,精准戳中了观众的共情点。《花儿与少年》旅行季里,五旬的宁静从不说场面话:节目组安排的徒步路线太绕,她直接当着镜头说 “这路线不合理,白走冤枉路”;队友做饭太咸,她也不迁就,夹一口就皱眉:“妹妹,盐放多了,下次少放点儿。” 没有年轻嘉宾 “怕得罪人” 的小心翼翼,也没有 “凹人设” 的刻意讨好,她的直爽像家里敢说真话的阿姨,反倒让观众觉得 “真实得可爱”。如今很多综艺陷入 “剧本化” 困境,年轻嘉宾怕出错、怕掉粉,说话做事都带着 “滤镜”,而五旬老人早已过了 “需要讨好他人” 的年纪,他们敢表达不满,也敢展现脆弱 —— 比如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五旬的钟丽缇练舞时膝盖受伤,没有硬撑 “女强人”,而是红着眼眶说 “有点疼,但我想再试试”,这种不掩饰的脆弱,比 “强行坚强” 更有力量,让观众看到 “原来长辈也会怕疼,也会想放弃,和我们一样”。
![]()
最难得的是,他们藏在岁月里的 “生活智慧”,填补了综艺内容的空白。《向往的生活》里,五旬的宋丹丹来做客时,见年轻嘉宾不会包饺子,挽起袖子就教:“擀皮要中间厚边缘薄,不然煮的时候会破;馅儿别放太多,不然捏不上。” 一边教一边讲自己年轻时下乡包饺子的故事,连怎么调饺子馅更入味的小技巧都倾囊相授。还有《云上的小店》里,五旬店主会修老旧的农具,知道哪种野菜能吃,甚至能凭天气变化预判收成,这些 “接地气” 的技能,是年轻人在城市里学不到的。很多年轻向综艺总聚焦 “成长”“竞技”,内容难免单薄,而五旬老人带来的,是生活里的 “干货”—— 怎么和陌生人拉近距离,怎么把普通的食材做得好吃,怎么在遇到困难时调整心态。这些不是书本里的大道理,而是从柴米油盐里熬出来的智慧,让综艺不止有娱乐,还有 “获得感”,观众看完不仅笑了,还能学两招生活小技巧。
![]()
其实五旬老人在综艺里的 “看点”,从来不是 “年龄” 本身,而是岁月赋予他们的生命力 —— 是历经风雨后依然保持的热情,是看透规则后依然选择的真诚,是把日子过明白后沉淀的智慧。当综艺市场不再只追逐年轻流量,当镜头愿意对准这些 “不完美却鲜活” 的年长嘉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更丰富的综艺内容,更是一种对 “多元人生” 的尊重。毕竟,好的综艺从来不是看谁更年轻、更能卷,而是看谁能让观众在笑声或感动里,找到生活的影子与力量。而五旬老人,恰好带着岁月的温度,把这种力量送到了观众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