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应急管理部于6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制定印发了行动方案、工作指南、实施细则,明确了“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精准高效、安全可靠”的16字总体目标和“222644”体系框架,推动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中切实发挥作用。各地扎实落实广电总局工作部署,加强平级对接、信息播发和安全管理,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案例,经专家评议、投票推选等程序,形成十佳案例,现予以发布,供各地借鉴参考。
摘要:北京市平谷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及实施细则要求,在汛期强降雨中响应迅速、播报精准,有效传递预警信息,助力人员安全转移,为提升区域应急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7月28日暴雨期间,在“道路、通信、电力”中断的情况下,依托高可靠应急广播终端,协助安全有序转移2134户4498人。
北京市平谷区作为全市应急广播建设第一批七个区之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及实施细则要求,全面履行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工作职责,将应急广播建设纳入“平急两用”体系范畴,加大实施力度。在北京市广电局大力支持下,平谷区强化组织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建设完成1个区级平台、18个乡镇(街道)应急广播前端、334个高可靠应急发布终端、308个多模主动发布终端,覆盖18个乡镇(街道)、274个村、50个社区、5座水库,及城区学校、医院、商超、主要河道等,率先在全市建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精准高效、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体系。平谷区应急广播体系在2025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区域应急能力和管理效能增加重要抓手。
一、
应急广播建设组织实施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纳入重点工作
平谷区委、区政府深入落实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制定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北京市应急广播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年—2025年)》等文件要求,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区级政府一般债,安排资金2000万元,全力支持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平谷区融媒体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承建。
(二)科学布局,优化选址方案
在北京市广电局指导下,平谷区严格按照国家应急广播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在大灾面前发挥作用。在终端选址上,确定高可靠及普通终端的立杆地点选择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社区公共区域内或周边容易发生灾害位置。按“一村两杆”进行布设,其中高可靠终端杆设在人员相对密集区域。在关键点位如河道、大坝,全部建设高可靠终端杆。全区共建设应急广播杆631根,其中高可靠终端杆327根、普通杆304根。每个村和社区均安装了一套高可靠终端,打通了应急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做到每村至少有一个高可靠终端、一个普通终端,做到了城乡应急广播全覆盖。
(三)加快推进,率先完成建设任务
2025年上半年,覆盖区、镇街、村居以及重点点位的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基本建成,共覆盖了全区18个乡镇街道、274个行政村、50个社区、5座水库、城区主要河段。建设高可靠终端334个,多模终端308个,通过合理布局广播终端,充分利旧各村原有广播大喇叭3200余个,应急广播的高可靠终端具有“有线(宽带网)+无线(FM调频)+4G/5G+卫星”四种信号接收模式,“市电+太阳能+UPS”三种供电方式,且具有高清摄像头,具备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断电、断网情况下应急信息发布能力,实现了应急信息在城乡地区的有效传播。
![]()
![]()
(四)强化协同,提升工作合力
平谷区将应急广播平台接入区应急指挥平台,在区应急局、气象局、水务局、规自分局等8个具有应急信息发布职能单位安装应急信息前置发布系统,可以实现各类应急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方便全区统筹调度防灾减灾等各种应急工作。
二、
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一)提前部署,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汛期来临前,平谷区融媒体中心按照北京市广电局要求,将应急广播终端提前调试到位,联合建设单位全面排查设备,备足人力物力,确保应急广播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二)建立机制,实现信息快速共享
平谷区应急广播平台与区应急局、气象局、水务局等部门通过协议对接等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区融媒体中心和建设单位应急工作群,保障7×24小时在线值守,确保区、乡镇、村三级播发平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
(三)精准播发,有效传递防汛信息
7月27日至29日,北京遭遇持续强降雨,平谷区作为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面临着严峻的防汛形势。2025年7月27日16时35分,平谷区融媒体中心接到区气象台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强降雨过程中,平谷区应急广播迅速响应,同区应急局、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协作,通过全区642个村级应急广播终端,将暴雨、地灾、山洪等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各个乡镇街道。应急广播还详细告知群众避险指南,提醒大家远离山洪沟道、水库河道等涉水区域,防范强降水叠加效应可能引发的泥石流等灾害。在7月27日—8月5日强降雨中,平谷区应急广播平台共播发预警、防汛指挥信息218条,其中市级平台下发信息52条,区应急局下发信息19条,镇村级播发信息147条。
![]()
(四)发挥功能,助力安全转移群众
7月28日,平谷区金海湖镇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将军关村、中心村、茅山后村、黑水湾村等18个村出现“道路、通信、电力”中断情况。由于平谷区应急广播高可靠终端具有“有线(宽带网)+无线(FM调频)+4G/5G+卫星”多种信号接收模式和“市电+太阳能+UPS”三种供电方式,灾害发生时,高可靠终端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平谷区防汛指挥部通过应急广播的视频回传通道,查看现场灾情,指挥救灾工作,并通过前置机向失联村的高可靠终端成功播发3条救援信息,告知区委、区政府正在组织队伍全力营救,指导受灾群众稳定情绪,开展防灾避险,协助安全有序转移2134户4498人。
![]()
三、
工作成效
(一)有效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应急广播及时准确地预警信息,让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助力抢险,保障救援顺利
应急广播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准确的灾情信息和救援指令,保障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应急广播,及时组织群众疏散转移,调配救援物资和力量,提高了抢险救灾的效率。
(三)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
在防汛救灾期间,在村庄成为信息孤岛时,应急广播持续不断地将最新的预警、最权威的指令、最温暖的安抚,送进每户人家,让群众知道“救援已经在路上”“没有被抛弃”,有效稳定了群众情绪,为抢险救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群众通过应急广播了解到政府的防汛救灾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增强了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积极配合抢险救灾工作。
例如,7月28日,在“三断”情况下,平谷区应急局通过应急广播定点喊话功能,第一时间直接向金海湖镇和镇罗营镇各村点对点发布“请不要惊慌,区委、区政府正安排人员进行抢险!”等消息,稳定群众情绪;同时利用应急广播部分终端的视频采集功能,实时回传雨情、水情和灾情画面,为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月4日14点54分,区应急广播平台接到镇罗营镇关上村党支部书记秦宝江电话,他说:因为暴雨导致lP话筒网络信号中断,无法正常喊话,因收到红色暴雨预警和山洪、泥石流滑坡预警,全村村民需要转移,有一村民未带手机无法联系,动员全村人寻找1个多小时都没找到,需要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下发广播,通知此人到达转移集合地点。值班人员详细了解发布内容、立即编辑制作,14点57分通过区应急广播平台向镇罗营镇关上村发布应急广播消息,消息内容为:“全体村民注意,今天下午有大雨和地质灾害天气,请马上撤离本村,马上撤离本村。王云财、王云财你在哪里干活呢,听到广播马上回家,马上回家。”此村民听到广播信息3分钟后就到达了转移集合地点。平谷区关上村党支部书记秦宝江表示,听到广播知道上级党委、政府正组织力量抢救,村民们有了主心骨。
![]()
2025年,平谷区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平谷区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完善应急广播体系,提高应急广播服务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好文共赏请转发 有话要说请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