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化汉奸”不除,就算拥有再先进的武器,也不可能打赢战争!

0
分享至

前言

当今国际局势愈发紧张,欧洲那边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之久,加沙地区的硝烟也才刚刚散去,还有前段时间的印巴冲突、伊以冲突等,都表示战火随时蔓延。

或许会有人觉得只要手握高科技武器便可高枕无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肉体上的抹杀,精神上的侵略才是更加危险的。



即便面对民族大义,仍有许多人忘记祖国的培养甘愿沦为“文化汉奸”,这些人一天不铲除我们就一直处在危险当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汉奸”?他们的危害有多大呢?我们又该怎么将他们彻底铲除呢?



并悄悄走进门

对于“汉奸”这个词相信许多国人都不会陌生,这群人背叛国家、民族为国外势力服务,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人。

这一概念承载着历史的沉重记忆,也始终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中被坚决唾弃的对象。



早在1842年鸦片战争镇江之战时,清军与英军在长江激战,岸上百姓却冒着枪林弹雨围观,可当清军战船被击沉时围观群众却都在鼓掌喝彩。

八国联军攻入京都时,天津民船主动组成运输队通过白河为联军运输物资,甚至还有百姓扶着云梯帮洋人翻城墙。



到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仅一万九千人而东北军人数是其十倍有余,却一天丢奉天、一周丢辽宁、四个月整个东部沦陷。

中国近代史中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无论是愤怒也好惋惜也罢,但除了当时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汉奸”的加入。



因为国家的存续不仅仅靠武器、导弹这些“硬实力”,更依赖于一套看不见的“文化系统”。

一旦这套系统出了问题,再强壮的体魄也可能被小小的病毒击垮,而苏联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苏联是被美国的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最终导致轰然解体,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它的文化阵地失守了。

在美苏争霸期间,美国利用电台广播传播西方价值观,包括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理念,将西方生活方式包装为“美酒加沙滩”的普世价值。

并通过进口外国报刊、删除教科书中批评美国的文章等手段,逐步动摇苏联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



并且,美国还通过抹黑苏联历史人物形象,来加速社会分裂。

例如,苏联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被重新解读为“小偷”,斯大林被污蔑为“罪人”,苏联红军荣誉被质疑,这些行为在无形之中瓦解了苏联民族认同和历史记忆。



在这种文化渗透下,苏联人民对西方的向往不只是喝一口可乐、吃一个汉堡那么简单,更深层次影响了时间观念、社交规则等。

而文化渗透这兵不见血刃的方式看似温和,却是足以摧毁巨人根基的冷战武器。



我们身上的感染症状

其实,这种“病毒”早早就已经感染到了我们身上,只是很少人有人注意到罢了。

首当其冲的是历史记忆逐渐被遗忘,也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该思潮通过歪曲史实、质疑英雄事迹的真实性来达到否定历史的目的。



例如,部分网络言论声称黄继光堵枪眼、雷锋日记等事迹存在虚构,甚至将抗美援朝英雄与“伪造”“欺骗”等负面标签关联。

这类言论常以“反思”为名,实则通过煽动性内容引发舆论争议,试图瓦解民众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这种自我否定的渗透思想甚至连学生群体都不放过,此前,余桂元等专家竟然提议把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请”出教科书。

更离谱的是有人还建议删除《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理由是为了“改善中日关系”,这种行为就是在挖我们的文化根基,试图替换掉我们民族的精神。



而在国外文化的渗透下,不少人竟然产生了“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的想法。

例如,杨舒平为了留在美国,竟然称中国空气质量差、需戴口罩,而美国空气“香甜”,靠这种诋毁祖国的行为博取美国关注。



当代汉奸石平长期媚日反华,否认南京大屠杀真实性,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并参拜靖国神社。



这些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干脆把门关起来,不让外面的东西进来不就行了?

但这恰恰是一种最消极、也最无效的“抑制”手段,因为历史已经证明,闭关锁国的单纯封堵和隔绝只会适得其反。



软硬兼施才是王道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强大,除了让别人胆寒的战机、航母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强大文化自信,只有军事、文化两手抓一个国家才能“百毒不侵”。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牢记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份记忆、这份信念就是我们文化的基石。



国防现代化这些“硬实力”当然至关重要,它就像我们身体的骨架,而文化自信就是我们的血和肉,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我们承担上是一个完整的人,对于国家也一样。

毕竟真正的强大是文化自信、是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文明、是让全世界来接轨中国、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标杆,让中华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灯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7:00:07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郑丁嘉话
2025-11-04 09:45:17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最英国
2025-11-05 19:05:00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澎湃新闻
2025-11-04 21:38:2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毒舌NBA
2025-11-05 22:06:28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懂球帝
2025-11-06 01:51:06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54:57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陈意小可爱
2025-11-06 06:12:38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文史旺旺旺
2024-10-31 12:26:20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56:03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懂球帝
2025-11-06 04:22:06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细语
2025-11-05 10:21:36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单手搓核弹
2025-11-05 17:05:53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沙黾农
2025-11-06 06:20:02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懂球帝
2025-11-05 13:50:08
2025-11-06 07:03:00
趣文说娱 incentive-icons
趣文说娱
很难想象,在抗战年代,先烈们拥有着怎样的毅力和信念,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取得胜利!
4157文章数 8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