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00后女生追星频繁染发患肾病”的话题引发关注。“染发”是很多人不定期会进行的美发项目,不少人关心,染发剂里到底有什么?频繁染发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染发剂里的重金属会被人体吸收
医生表示,大多数染发剂中都含有一种名为苯二胺的化学物质,可以 使头发持久着色 。苯二胺及其代谢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同时也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颖鹏表示,染发剂的染料分子会渗透到头发鳞片层,以此改变发色。在这期间,染发剂含有的铅、铁、铜、汞等重金属会通过头发、头皮被人体吸收。其中,铅被吸收后需经肾脏排泄,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染发剂还含有苯胺、苯酚及过氧化氢等成分,目前虽然没有染发剂明确致癌的结论,但医生普遍认为,长期频繁接触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每年染发最好不超过2次
医生提醒,建议每年染发最好不超过2次,禁用放置半年以上的过期产品。染发间隔要尽可能拉大,以3个月以上为宜。
注意 少用永久性染发剂,不要同时用不同品牌的染发剂,避免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增加过敏几率。
医生建议,染发前不洗头,以利用油脂保护头皮。染发前,头皮敏感的人可以在额前、耳后发际及头皮涂一层凡士林或面霜,减少染发剂直接接触。
另外,孕期、哺乳期女性最好不染发;头面部有溢脂性皮炎或皮肤损伤等情况,以及免疫力低下、处于疾病恢复期的人,建议不染发。
植物染发不一定安全
近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染发化妆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
染发产品不得使用“植物染发”等容易引人误解的词语,并建议慎用“温和”“安全”等宣传用语,以进一步规范染发化妆品市场的宣传以及评价工作。
目前,市场上不少打着“植物染发”旗号的产品,仍是以化学染发成分为核心。
医生指出,尽管不少产品在包装和广告中突出“真植物、真健康”“天然温和无刺激”等卖点,其核心染发成分仍依赖于对苯二胺、间苯二酚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实则为公认的强过敏原。
这类染发剂确实具备刺激性小、致敏风险较低等优势,但也普遍存在颜色选择有限、上色难度大、颜色较浅及持色时间短等问题。
医生建议,不要频繁染发,注意甄别市场上各种染发剂产品,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及时就医。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原标题:《一年染发尽量别超过这个次数!很多人不知道→》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