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菏泽思源学校“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拜师仪式在会议室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师徒结对的盛典,更是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精心搭建的成长平台。
![]()
菏泽思源学校副校长谢银铭宣读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名单。每一对名字的联动,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骨干教师的深厚积淀与青年教师的求知渴望紧密相连,标志着教育智慧的接力正式启航。
![]()
![]()
![]()
![]()
随后,徒弟躬身献上拜师帖,师父郑重回赠的回帖——这一纸契约,承载着"倾囊相授"的承诺与"勤学不辍"的决心。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为师徒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教育传承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
菏泽思源学校副校长姜广峰宣读《菏泽思源学校“青蓝工程”志愿书》,字字句句都清晰勾勒出师徒双方的责任边界与共同目标。这不是一纸空文,而是两份沉甸甸的承诺——师傅要成为引路人、示范者;徒弟则需虚心求教、勤勉践行。
![]()
当师父代表与徒弟代表郑重签订这份“志愿书”时,就像两艘航船在教育的海洋中锚定了方向,携手驶向知识的彼岸。
![]()
师父代表刘照光在发言中表示将以身作则,倾心相授,尽职尽责,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环境,不断成长进步。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体现了资深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对年轻同事的关爱之情。徒弟代表贾鹏星则表达了对师父们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并带领全体徒弟教师庄严宣誓,表示将主动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老教师经验的同时,注重与自身特点相结合,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
最后,菏泽思源学校校长赵国华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青蓝工程”的时代意义,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教育的火炬代代相传。明确责任是关键,师徒双方都应共赴这场教育的约会,师父不能只做“旁观者”,徒弟也不能仅当“跟随者”。同时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务实推进结对工作,把每一堂课都当作磨砺技艺的战场,把每一次交流都视为思想碰撞的契机。
此次拜师典礼不仅是一次形式上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它标志着新一代思源教师将在前辈的引领下,扬帆起航,续写教育的新篇章。在菏泽思源学校这片教育的热土上,青蓝相接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深沉爱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