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绘课堂:场景二分,三步统一复杂场景的光影
画包含人物、家具、背景的复杂场景时,很多人容易陷入 “单个物体光影好看,整体却杂乱” 的困境 —— 人物侧光、桌子顶光、背景逆光,画面像拼贴的碎片。其实,复杂场景的光影统一有个简单秘诀:先把整个场景当作一个 “巨大几何体”(如立方体、圆柱体)做整体二分,确定大的光影分布,再细化单个物体。这套方法能从根源避免光影混乱,让画面既有细节又有整体感。
![]()
第一步:把场景 “简化成几何体”,定整体二分框架。无论场景里有多少物体(比如客厅场景有沙发、茶几、书架、人物),先忽略细节,将整个空间看作一个 “巨大立方体”—— 想象这个立方体就是场景的 “边界”,主光源照射时,立方体必然会出现 “受光面” 和 “背光面”,这就是场景的整体二分。比如设定主光源为 “从立方体左侧窗户射入的侧光”,那么整个场景的 “左侧区域”(靠近窗户的沙发、茶几左侧、左侧墙面)就是整体受光面,用统一的浅色调铺色;“右侧区域”(远离窗户的书架、人物右侧、右侧墙面)就是整体背光面,用统一的深色调铺色。这一步的关键是 “抓大忽略小”,不纠结沙发的褶皱、书架的书籍,只确定 “左亮右暗” 的整体基调,为后续所有物体的光影定好 “大方向”。
第二步:在整体二分内,给单个物体 “对齐光影”。整体框架确定后,再刻画单个物体时,要让物体的光影 “服从场景的整体二分”—— 物体的受光面必须落在场景的整体受光区内,背光面则落在整体背光区内。比如客厅场景整体是 “左亮右暗”,那么沙发作为场景中的物体,其左侧(靠近场景受光区)必须是受光面,右侧(靠近场景背光区)是背光面,不能出现 “沙发左侧暗、右侧亮” 的矛盾;书架的左侧隔板受光,右侧隔板背光,即使书架上有很多书籍,每本书的光影也要遵循 “左亮右暗”,避免单本书出现反向光影。检查的小技巧:用手机拍下画面,眯眼观察 —— 若能看到清晰的 “一大片亮、一大片暗”,说明单个物体光影与整体二分对齐;若眯眼后看到无数细碎的亮块、暗块,就是单个物体光影脱离了整体框架。
![]()
第三步:保留 “整体二分痕迹”,避免细化时破坏整体。细化单个物体(如刻画沙发纹理、书架书籍、人物衣物)时,要时刻记得 “整体二分的大关系”,不能让细节覆盖整体光影。比如场景整体受光区的沙发,即使要画沙发的褶皱阴影,褶皱的暗部亮度也不能低于场景整体背光区的亮度;场景整体背光区的书架,即使要画书籍封面的高光,高光亮度也不能超过场景整体受光区的亮度。比如场景受光区用 “亮度 5-8” 的色调,背光区用 “亮度 1-3” 的色调,那么沙发褶皱暗部最多到 “亮度 4”(仍在受光区范围),书架书籍高光最多到 “亮度 4”(不超过受光区下限)。这样既能保留物体细节,又不会让细节 “跳出” 整体光影框架,避免画面变 “花”。
复杂场景光影统一的核心,是 “先有整体,再有局部”。把场景简化成几何体做整体二分,本质是为所有物体的光影 “定规矩”—— 就像给合唱队定好统一的音调,再让每个歌手发挥细节,最终才能唱出和谐的乐章。这套方法看似 “简化”,却能帮你避开 90% 的光影混乱问题,让复杂场景的光影既有整体秩序,又能容纳丰富的物体细节,画出 “细节满满却不杂乱” 的画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