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依据正史记载:二人根本不在同一水平

分享至

在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的光环下,诸葛亮与司马懿被塑造成一对旗鼓相当、智谋相当的终身对手。

空城计的琴音、上方谷的烈火,那些戏剧化的桥段让后人津津乐道。

然而,当我们拨开文学渲染的迷雾,回归陈寿的《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便会发现一个更为冷静,甚至有些残酷的真相:

诸葛亮与司马懿,无论在战略格局、军事才能还是个人境界上,都并非同一水平的对手。

诸葛亮的舞台是整个天下,而司马懿的棋盘,始终是曹魏的朝堂。

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输得不是一点半点。



一、视野的云泥之别

诸葛亮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其超然的战略规划能力上。

未出茅庐,已定三分。

他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勾勒的蓝图,是三国时代最宏大、最清晰的战略构想。

要知道当时刘备之弱,别说根据地了,甚至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但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诸葛亮都敢给刘备出那样的规划。

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够那样的视野呢?

所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要从根上讲,诸葛亮比管仲乐毅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比张良都要厉害很多。

刘邦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才能有天下,而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成就了刘备。

刘备的视野和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那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出了那样的规划,刘备不仅认可了,还接住了。

《隆中对》的核心在于:跨有荆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两路北伐,中兴汉室。



后来整个蜀汉集团都是按照这个路径发展的,可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个以弱胜强、从零到一的帝国创业计划。

跟随刘备后,诸葛亮开始将毕生的学识和精力都贡献给了蜀汉视野。

不论是联吴抗曹,还是五次北伐,亦或者是治理内政,诸葛亮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因他的眼光,始终注视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天下棋局。

反观司马懿,他更像一位顶级的“问题解决者”和战术大师。

他的决策大多基于对曹魏内部环境的精准计算。

说到司马懿,他也是很有才的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尚书崔琰、南阳太守杨俊等当时的一些名人都夸他,说这人将来不得了。

公元208年左右,曹操专门将他请到府中,让他给儿子当家教。

曹操的算盘打得很精明,让司马懿当家教,一方面可以软禁他,不为他人所用;一方面又可压制他的才华和野心。



曹操时期,司马懿基本没咋发挥的机会,最辉煌的一次当属关羽北伐襄樊时,他给曹操议题,可以联合东吴,借东吴之首杀了关羽。

那招确实管用,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最后败走麦城。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因曹丕对司马懿太过依赖,毕竟曾是自己的老师,早忘了曹操的警告,而重用了司马懿。

可即便如此,司马懿的才华和能力都还是局限于小事情上,与诸葛亮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擒孟达,行动果决,是利用了信息差和时间差;平定辽东,虽旷日持久,但最终消除了曹魏的心腹大患。

那些胜利,巩固了他在曹魏政权内的地位,但其战略目标相对局部和内敛。

他的核心驱动力,并非开创一个新时代,而是在旧有的权力结构中攀至顶峰。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造局”,而司马懿更擅长“应局”与“借局”。前者是设计师,后者是顶级工程师,二者的思维层次高下立判。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