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新规刷屏了朋友圈:
以后家里老人去世,取钱不用再跑断腿、被银行气出病!
国家终于出手,老百姓的呼声,真让人松了一口气。
![]()
先看两组关键数据:
截至2024年底,
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经超过 3.1亿人,
全国存款总额突破 160万亿元,
其中中老年人手里的存款,占了很大一块。
这些钱,不是什么“巨额财富”,
是老人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看病钱、压箱底的钱。
可问题是——
人走了,钱取不出来,家属还得被银行一通折腾!
![]()
以前怎么办?一句话:麻烦、太麻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父母突然去世,家属拿着死亡证明去银行取钱,
结果银行说:
“存款超过1万元,必须带公证书!”
啥意思?
就是说,哪怕只多一块钱,也得跑去公证处。
公证处呢?
要你提供一堆材料,还得掏手续费——
按存款金额的 1%~2% 收,
最低300块,最高没上限!
很多家庭又气又无奈:
“爸妈的钱,我们拿自己的遗产,还要公证花钱?”
就是因为这样,不少人干脆放弃取款,任钱“睡”在银行。
![]()
✅好消息!新规来了!6月1日起全国执行!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央行联合发文:
从2025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执行新规——
免公证取款限额从原来的 1万元提高到5万元!
这意味着:
以后只要老人留下的存款 不超过5万元,
家属带上身份证、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
直接去银行柜台,就能取出。
不用公证、不用跑腿,
半小时搞定,没人为难!
这一举措,可以说——
真正把人性化落到实处。
![]()
那超过5万元怎么办?还有两种办法
如果存款金额超过5万元,就要公证,
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方法一:知道账号+密码
如果家属知道老人账户和密码,
可以直接登录该银行的APP,
将余额转到自己的账户上。
这算是“最省事”的方式。
当然,这得是在合法继承的前提下操作。
![]()
方法二:分次取款
比如老人账户上有7万元,
超过了5万元限额。
那也可以用ATM机分几天取完,
每天上限2万元,
三四天就能取出来。
这在不少农村地区尤其实用。
![]()
那要是家里人不知道老人有几笔存款呢?
这种情况很常见,
尤其是老一辈人,
喜欢存几笔“私房钱”,
甚至自己都记不清在哪个银行。
怎么办?
带上死亡证明+户口本+继承人身份证,
去附近银行查询,
银行会查出死者去世前后6个月的账户明细。
这时候,钱在哪里、多少、怎么取,就一目了然了。
![]()
一句提醒:信息沟通比钱更重要
其实,很多矛盾的根源不是银行,而是家人之间的“信息不透明”。
建议家里老人,特别是 65岁以上 的:
✅ 把存款信息、银行账户记清楚
✅ 告诉信得过的配偶或子女
✅ 提前立遗嘱,把分配写明白
别怕麻烦,
比起去世后家里人为几万块闹矛盾,
现在多说一句,反而能少一堆事。
![]()
最后说一句
这次的银行新规,确实是个大好事。
它让普通人不再因为一点小钱被流程“卡死”,
也让银行办事更高效。
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政策宣传、信息普及还得跟上。
能不能真落地、真方便老百姓,
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不过,至少这一步,
走在了让老百姓心里踏实的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