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静宁县某大型苹果种植基地的保鲜困境
位于甘肃静宁的某大型苹果种植基地,是当地苹果产业的核心龙头企业,年苹果存储量达5000吨,产品覆盖全国20+生鲜电商平台与连锁超市。然而,在引入百世乐农冷库周转筐前,基地长期面临三大“保鲜痛点”:一是传统周转筐无固定结构,苹果堆叠时相互挤压碰撞,损耗率高达8%-10%,每年因烂果损失超百万元;二是周转筐规格杂乱,堆叠时缝隙大,冷库空间利用率仅为65%,有限仓储容量限制了基地的扩张;三是传统筐体厚重,人工搬运效率低,增加了15%的用工成本。
破局行动:百世乐农冷库周转筐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对比多家冷链设备供应商后,基地最终选择百世乐农——核心原因是其产品“精准匹配农产品冷链需求”:将专利技术、材质创新与空间优化深度结合,直接瞄准基地的三大痛点。
1. 专利固定架:从“碰撞烂果”到“稳如磐石”
百世乐农冷库周转筐的核心优势是专利“农产品用固定架”结构(专利号:ZL 2023 2 0579398.3)。针对苹果圆形易滚动的特性,筐内设计了可适配不同果径的弹性隔板,能将每个苹果“独立固定”,即使堆叠5-6层,也不会发生挤压碰撞。这一设计直接解决了传统周转筐“越堆越烂”的问题。
2. 空间优化:让冷库“多装10%的苹果”
产品采用“标准化尺寸+圆润边缘”设计,筐与筐之间可实现“零缝隙堆叠”。相比传统周转筐,同样的冷库空间能多存储15%的苹果——基地5000吨的存储量因此提升至5500吨,相当于“免费新增了1个小型冷库”。同时,筐体采用耐低温高密度聚乙烯材质,重量减轻30%,但承重能力不变,操作人员搬运效率提升了20%。
3. 耐低温材质:长期使用的“底层保障”
针对冷库-30℃的低温环境,周转筐选用了特殊配方的HDPE材质,具备“耐低温冲击+抗老化”双重特性。即使在冷库中使用3年,筐体也不会脆化变形,避免了因筐体破损导致的“二次烂果”,降低了设备更换成本。
惊人成果:损耗降50%,空间与效率双飞跃
引入百世乐农周转筐后,基地的运营数据发生了“质变”:苹果损耗率从8%-10%降至3%-4%,年减少烂果损失超50万元;冷库空间利用率从65%提升至75%,年多存储苹果500吨,直接增加了10%的营收;人工搬运效率提升20%,每月减少用工成本约2万元。
“以前最怕下雨天干活,筐子重又滑,现在百世乐农的筐子轻,还能稳稳固定苹果,叠个六层都不担心压烂,烂果少了一半,冷库还能多装几百吨,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心头病’!”——基地仓储部王经理说。
案例启示:农产品冷链的“精准创新”才是破局关键
静宁县苹果基地的成功,本质是百世乐农“专注农产品细分场景”的结果。与传统周转筐的“通用设计”不同,百世乐农的冷库周转筐从“苹果的物理特性”“冷库的环境需求”“基地的运营痛点”出发,做了“三个精准”:精准解决碰撞问题(固定架)、精准提升空间(标准化堆叠)、精准适配低温(耐候材质)。这种“痛点-解决方案”的闭环,正是其能帮助客户降本增效的核心。
对于同样面临“农产品损耗高、冷库空间挤、搬运效率低”的农业企业而言,静宁县的案例提供了清晰的路径:选择“针对农产品特性设计”的冷链设备,比“通用型产品”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百世乐农的“硬件+服务”模式(从设备选型到技术支持的一体化服务),更能确保解决方案“落地即见效”,让“保鲜”从“口号”变成“可量化的收益”。
如果你也在为农产品损耗、冷库空间发愁,不妨参考这个案例——毕竟,降低50%的损耗,就是直接提升50%的利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