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1894年8月 - 1950年6月10日),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人,是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烈士。
![]()
投身革命前经历
1916年,吴石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9年赴日本留学,有着丰富的军事知识储备,被称为“十二能人”,留日归来后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
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担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抗战爆发后,先从事对日情报工作。1940年底,调任第四战区长官部任参谋长。1944年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亲自部署了柳桂大会战和中越边境保卫战。1945年4月,在重庆出任国民政府军政部主任参事。
投身革命
1947年,因国民党腐败透顶,吴石经何遂引荐,开始为中共提供情报。他虽是国民党高官,蒋介石眼中的红人,但理性地做出了选择,经过慎重考虑后转向为共产党工作。
1949年初,吴石经常往返上海和南京,亲自将《长江防线兵力部署图》送到上海,图上部队番号细到团级,还标注了火力点和防御工事。这份情报为解放军确定主攻方向提供了直接帮助,加速了渡江战役进程,解放军得以在1949年4月21日从多个点位过江,两天内就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1949年,国民党国防部有500箱军事档案,白崇禧和陈诚想直接运到台湾,吴石建议先移到福州。档案运到福州后,他派参谋王强存放在于山戚公祠大殿里。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王强把298箱完整档案交给解放军,这些资料包括战略部署和部队编制,对后续作战有重要参考价值,保住了大批机密文件不被国民党带走。
![]()
赴台潜伏
1949年,吴石随军去了台湾,表面上继续担任国民党高官,任“国防部参谋次长”,暗地里代号“密使一号”,和朱谌之等地下党员从事情报工作。他将台湾防务、军队编制、兵员调动等绝密情报送回大陆,例如《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和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及机群种类、飞机架数等。
不幸被捕牺牲
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吴石因签发一张特别通行证,身份暴露被捕。
被捕后他受尽酷刑,右眼被打瞎,但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吴石与陈宝仓、聂曦、朱谌之在台北遇害。1973年11月15日,吴石被追授为革命烈士,毛泽东称他为“虎穴忠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