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近日,“沪派江南·桥驿溯源”专题展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B1白鹭厅开展。展览背后,是一项历时半年、覆盖上海9个涉农区的古桥专项调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联合8所高校与专业机构,首次摸清全市552座古桥“家底”。在这批跨越数百年的石构杰作中,多座“最”具特色的“桥王”惊艳亮相,它们或承载最悠久的历史,或拥有最独特的工艺,成为上海水乡文化的鲜活印记。

![]()
宝山的这座古桥也入围了!
一起了解下它背后的故事吧
宝山最古拱桥——大通桥
宝山区罗店镇的大通桥,是当地现存最古老的拱桥,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至今已逾五百年,俗称“大石桥”。它坐落于亭前街与南弄街交会处,横跨练祁河,还是上海少见的古亭子桥——旧时桥上有供人休憩避雨的亭子,如今亭虽不存,桥体风貌依旧。
![]()
这座单孔石拱桥以青石垒砌,未用钢筋,却在抗战轰炸中幸存。经清雍正八年重建、道光年间及2005年重修,仍保原始结构。桥长15.79米、宽4.52米,半圆环石拱状如长虹,桥面石板光滑,石阶留有月牙形凹痕,满是时光印记。其拱洞高度与跨度专为罗店端午龙舟设计,清代端午龙舟载“台角”孩童、拳师表演的盛况。
如今,大通桥周边景致依旧动人:桥北边凉亭的石柱基座爬满藤蔓,与潘氏门墙的古朴砖雕、河边白墙黑瓦的老房子相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江南水乡图景。
古桥是穿越乡村历史时空的标尺
不仅有文物价值
更串联着民俗故事与居民生活
“桥王”的亮相
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上海古桥的认知
更让水乡文化的根脉在当代得以延续
1个月“焕新”40台老电梯!居民:心里踏实了
告别拥堵!校门口交通优化,家长直呼“太省心”!
获评全国优秀案例!免费住、10万岗、能搞创新……宝山你是懂年轻人的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上海规划资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