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不是看到新西兰政府的这个决定,恐怕没人会相信,一个五眼联盟的核心国家,会把价值数十亿的大项目交到中国手上。
据10月14日媒体报道,新西兰政府确认,将原定由韩国船厂负责建造的两艘新型跨海渡轮订单,转交给了中国船舶集团下属的广船国际。
究竟是什么让新西兰做出如此“反常”的抉择?这背后到底有何居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个没有底的黑洞
在公共项目管理中,有一个词叫“沉没成本谬误”,说的是人们因为心疼已经投进去的钱,不愿放手,结果在一个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但有时候,真正的智慧恰恰在于敢于对过去的投入说“不”。
新西兰政府最近就上演了这么一出,他们毅然按下了那个代价高昂的停止键,叫停了与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合作的iRex渡轮项目。
![]()
即便这意味着已经扔进水里的6.71亿新西兰元(约合29亿人民币)彻底打了水漂,他们还是扭头与中国的广船国际开启了新的合作,这操作让很多人看不懂。
但如果我们拨开迷雾,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换个供应商”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风险管理实践。
新西兰用这笔巨额“学费”,换回了三样东西:一个不再跳动的价格标签,一个值得信赖的交付时间表,以及对产业现实最清醒的尊重,与韩国船厂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控的种子。
![]()
这个被寄予厚望、连接新西兰南北岛关键航线的iRex项目,启动于2018年,由当时的新西兰工党政府主导,计划不仅是造两艘船,还包括对惠灵顿和皮克顿两地港口设施的大规模改造。
最初,单艘船的预算是7.75亿新西兰元,听起来还算合理,但很快,这笔账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路向下俯冲,看不到底。
![]()
到了2021年,单船的成本估算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14.5亿新西兰元,直接翻了一倍,这还没完,到了2023年,新西兰财政部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整个项目的总预算,很可能会冲向令人咋舌的40亿新西兰元大关。
一个原本雄心勃勃的基建项目,彻底变成了一个财务上的无底洞,新上台的政府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是继续往这个黑洞里砸钱,还是壮士断腕?
2023年12月,他们做出了决定——停止追加资金,取消订单,这个决定有多痛苦?看看账单就知道了。
![]()
总计约6.71亿新西兰元的损失,不仅包括前期支付给船厂的款项,还额外搭上了一笔高达1.44亿新西兰元的“分手费”,作为取消项目的和解赔偿。
花了这么多钱,耗费了数年光阴,新西兰最终得到了什么?答案是:一张概念图,没错,连一艘船的影子都没见到,这证明,当时项目的风险已经高到了一种地步,即便是“割肉离场”,也比继续投入要划算得多。
![]()
一张合同锁死未来
当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在10月14日宣布新合同时,他脸上洋溢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这次,他们选择的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一家被彼得斯称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综合造船企业”的公司,新合同里最闪亮的条款,也是这次转向的灵魂所在,就是四个字:“船舶固定造价”。
![]()
这看似简单的条款,却有着千钧之力,它意味着,新西兰政府的角色彻底变了,他们从一个被动承受造价无限上涨的投资者,变成了一个成本可控、结果可期的采购方。
项目最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被这纸合同彻底锁死了,广船国际凭什么敢接下这样的“死合同”?答案藏在他们的履历里。
![]()
这家船厂曾为地中海航运集团建造过一艘长达218米的豪华客滚船,不仅造出来了,还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了整整10个月交付。
更夸张的记录是,他们造的一艘集装箱船,在完成试航后,仅仅过了5天就交到了船东手里,这种惊人的效率,源于他们对自身生产流程和供应链近乎变态的强大控制力。
![]()
这种能力,本身就是对冲风险的最好武器,所以,固定价格对他们而言,不是赌博,而是自信,彼得斯声称,此举将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新西兰元”,这并非空话。
除了锁定的造价,广船国际在绿色技术上的积累,更是为这份合同增加了隐形的长期价值,比如,他们研发的空气润滑系统,能有效减少船体航行阻力,废热回收发电机组,则能把废气中的热量转化成电能。
![]()
这些技术将在渡轮未来几十年的运营中,持续不断地降低油耗和维护成本,这才是“节省数十亿”说法的深层逻辑。
当现实引力大于政治阻力
这个决定,放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看,显得格外大胆,新西兰是“五眼联盟”的核心成员,这个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情報共享网络,向来步调一致。
![]()
而他们这次选择的合作伙伴广船国际,连同其母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恰恰赫然列在美国政府的“中国军方企业名单”之上,受到美国资金投资和持股的限制。
作为盟友,新西兰的选择无疑在政治层面极具挑战性,面对外界关于安全问题的质疑,铁路部长彼得斯的回答非常直接,甚至有点不客气。
![]()
他表示,政府会做好尽职调查,然后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中方“又不傻”,这句话的潜台词再清晰不过了:新西兰的决策,是基于对供应商商业信誉和技术实力的严格审查,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站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保障关键基础设施能够按时、按预算落地,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国家安全,其实,新西兰的选择,只是顺应了全球产业格局的现实。
![]()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24年4月,中国承揽了全球76%的船舶订单,到2025年6月底的统计周期内,全球新接的船舶订单,有64.2%都流向了中国,这个行业头把交椅,中国已经坐了整整16年。
就连“五眼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他成员国,也曾向中国企业采购船舶配套设备,“技术可靠、成本可控、交付准时”,这已经成了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形成的共识。
面对这种无法回避的产业引力,任何抽象的政治阻力都显得苍白无力。
![]()
结语
回过头来看新西兰的渡轮故事,与其说是“弃韩投中”,不如说是“弃不确定性,投确定性”,这给全球所有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大型公共项目,上了一堂生动无比的课。
![]()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对产业现实的清醒认知,远比任何传统的路径依赖或政治考量都更加宝贵,那笔亏掉的6.71亿新西兰元,确实令人心痛,但它并没有付诸东流。
它更像是一笔“订金”,为新西兰购买了一个可以预期的、确定的未来,这堂关于战略止损和价值重估的公开课,代价昂贵,却也无比珍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