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瑜这个名字,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八十年代,她可是红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巨星。
《庐山恋》让她一夜成名,拿下金鸡百花双料影后,风光无限。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事业巅峰的女演员,会在28岁最红的时候选择出国留学,放弃所有的荣耀和光环。
![]()
图片
如今67岁的她独居豪宅,坐拥上亿身家,却一生未婚没有子女。
她这一辈子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那些钱最后又该留给谁?
![]()
图片
一个人住大房子,钱多得花不完却没人继承
张瑜现在的生活状态,外人看来有点复杂。
67岁的年纪,住着豪宅,银行卡里的数字让普通人羡慕得不行。
她这些年做制片人赚的钱,加上年轻时积累的财富,保守估计身价上亿。
每天起床不用打卡上班,想干嘛就干嘛,想去哪就去哪,这种自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呢?偌大的房子只有她一个人。
![]()
图片
没有老公陪着聊天,没有孩子打电话问候,连个做饭的对象都没有。
冰箱里的食材经常放过期,因为一个人实在吃不了多少。
有时候感冒发烧,也是自己去医院挂号排队,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
这些年她身边的朋友也在问,这么多钱以后怎么办?
捐出去?留给侄子侄女?还是成立基金会?张瑜每次都笑笑不说话。
![]()
图片
钱对她来说早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她在意的是自己这一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的,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待。
街坊邻居偶尔会议论,说这女人年轻时肯定太要强了,把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
也有人说她是看透了,婚姻和孩子未必就是幸福的保证。
张瑜听到这些话也不辩解,她知道自己走的路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承受的孤独也是自己选的。
![]()
图片
《庐山恋》那一吻,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她
时间拉回到1980年,那个年代的中国电影还很保守。
张瑜接到《庐山恋》这部戏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剧本里有个吻戏,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导演组开了好几次会,讨论要不要保留这场戏,最后还是决定拍。
![]()
图片
拍摄那天,现场围了一圈工作人员。
张瑜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对手演员也憋着一口气。
镜头一开,两个人嘴唇贴在一起,就那么几秒钟的画面,成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电影上映后,这个吻戏引起了全国性的讨论。
有人说这是艺术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伤风败俗,报纸上天天有文章在辩论。
票房数字一路飙升,最后破了亿。
![]()
图片
张瑜走在街上,到处都有人认出她。
粉丝们追着她要签名,摄影师追着她拍照片,各种采访邀约多得接不过来。
她突然就从一个普通演员变成了全民偶像,这种感觉既兴奋又恐慌。
片酬跟着水涨船高。
以前一部戏可能就几百块钱,《庐山恋》之后,她的身价翻了好几倍。
![]()
图片
电影厂的领导天天来找她,各种剧本堆满了桌子。
张瑜那时候才23岁,正是最青春最美好的年纪,整个演艺圈都在她脚下。
![]()
图片
拿了双料影后还不满足,28岁跑去美国读书
1981年,张瑜同时拿下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这两个奖在国内电影界的分量,相当于演员能拿到的最高荣誉。
颁奖典礼那天,她穿着一身漂亮的礼服,抱着两座沉甸甸的奖杯,台下全是羡慕的目光。
那个时候的张瑜,要颜值有颜值,要演技有演技,要名气有名气。
![]()
图片
片约多到拍不完,钱赚得手软,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按理说,她应该趁着这股劲头继续拍戏,多捞几部代表作,把自己的演艺事业推向更高的巅峰。
可张瑜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她发现自己虽然红了,但知识储备和眼界还不够。
身边的人都在捧她,说她是天才演员,但她自己清楚,很多东西她是靠直觉在演,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
图片
这种感觉让她不安,总觉得自己的表演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1985年,28岁的张瑜做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出国留学。
那个年代出国可不容易,要办各种手续,要考语言,要准备很多材料。
更重要的是,一旦出去了,就意味着要暂时告别国内的演艺圈,放弃那些唾手可得的资源和机会。
家里人劝她,朋友劝她,经纪人更是急得跳脚。
![]()
图片
大家都说她疯了,这么好的发展势头说放弃就放弃。
可张瑜主意很正,她觉得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总比将来后悔强。
她想去好莱坞看看,想学习更专业的表演理论,想突破自己的局限。
![]()
图片
美国那几年苦得要命,打工洗盘子还要学英语
张瑜到了美国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在国内是大明星,到了美国就是个普通留学生。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上课听不懂,跟人交流也磕磕绊绊。
她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从最基础的英语开始学起。
学费和生活费是另一个大问题。
![]()
图片
张瑜带出来的钱不够用,她不想找家里要,就去打工。
餐馆洗盘子、超市收银、给人当保姆,什么活都干过。
有一次在餐馆后厨洗碗,热水烫伤了手,起了一大片水泡。
她看着自己这双曾经在银幕上无数次特写的手,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晚上回到租的小房间,累得倒头就睡。
醒来还要爬起来看书做作业,准备考试。
![]()
图片
那种生活的艰辛,是她以前在国内养尊处优时完全想象不到的。
有时候她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想着如果当初留在国内,现在应该还在拍戏,数着钞票,被粉丝围着。
六年的求学生活,张瑜瘦了一大圈。
她的同学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她已经三十好几了。
课堂上别人轻松交流的时候,她还在努力记笔记。
![]()
图片
这种心理落差让她很难受,但她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1991年,她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那一刻她哭得稀里哗啦。
![]()
图片
六年异地恋撑不住,最后在咖啡馆说了再见
张瑜出国之前,已经跟导演张建亚结婚了。
张建亚追了她两年才追到手,1984年两个人领了证。
那时候他们感情很好,都是圈内人,有共同话题,也互相理解对方的工作。
婚后的日子虽然忙碌,但也算甜蜜。
张瑜决定出国的时候,张建亚虽然不太支持,但也没有强烈反对。
![]()
图片
他知道妻子的性格,认准的事情谁也拦不住。
两个人商量好了,就当是暂时分开一段时间,等她学成归来,一切照旧。
刚开始的一两年,他们还经常通信。
那个年代没有微信没有视频通话,全靠写信和打长途电话。
张瑜会把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一点一滴写下来,张建亚也会分享国内的情况。
每次收到对方的信,都像是收到了珍贵的礼物。
![]()
图片
时间久了,联系就慢慢少了。
张建亚在国内忙着拍戏,张瑜在美国忙着学习打工,两个人的生活轨迹越来越远。
偶尔打个电话,也是说些客套话,聊不到一起去了。
那种心灵上的隔阂,不是距离造成的,而是生活状态完全不同了。
1991年,张瑜学成回国。
![]()
图片
两个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坐下来没说几句,就都明白了。
六年的时间把两个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很平静地谈了离婚的事情,没有争吵,没有撕破脸,甚至还能微笑着说再见。
这段婚姻就这样结束了,像是一场温柔的告别。
![]()
图片
好莱坞梦碎了,只能演些无足轻重的配角
张瑜拿到学位后,满怀信心想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
她觉得自己在国内是影后,有演技有经验,应该能在美国拿到不错的角色。
她投了无数份简历,参加了无数次试镜,可回复都是石沉大海。
好莱坞对亚洲演员的定位很刻板。
![]()
图片
他们需要的中国女演员,要么是神秘的东方美女,要么是不会说英语的餐馆老板娘,要么是功夫片里的花瓶。
张瑜这种有实力的演员,反而不太符合他们的想象。
她去试镜的时候,人家看她一眼就说,你的形象不够典型。
偶尔能接到的角色,都是些可有可无的配角。
台词就两三句,镜头加起来不到一分钟,片尾字幕甚至都不会出现她的名字。
![]()
图片
张瑜拍完这些戏,心里的挫败感越来越强。
她在国内是万众瞩目的女主角,到了美国连个有名字的配角都演不上。
好莱坞的制片人和导演,根本不知道她在中国有多红。
他们看简历的时候,只会说一句"哦,你在中国演过电影啊",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张瑜的金鸡奖百花奖,在这里一文不值。
![]()
图片
她尝试过解释自己的经历和成就,可对方总是敷衍地点点头,眼神里写满了不在乎。
那段时间张瑜很迷茫。
她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放弃了国内的大好前程,在这里却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每次试镜失败后,她就一个人走在洛杉矶的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回国发现自己被遗忘,只能转行当制片人
九十年代中期,张瑜决定回国发展。
她以为自己离开了几年,国内应该还有人记得她。
可回来才发现,娱乐圈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人。
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占据了所有的镜头和资源。
![]()
图片
她去找以前的导演和制片人,想接些戏拍。
对方看到她,都是一脸惊讶,然后说我们现在拍的戏需要年轻演员,你这个年纪恐怕不太合适。
张瑜那时候也就三十多岁,可在娱乐圈这就算是过气了。
她想要的女主角演不了,人家让她演女主角的妈妈。
媒体采访她的时候,总是问当年为什么要出国,是不是后悔了。
![]()
图片
张瑜每次都笑着说不后悔,可心里的失落谁又能懂呢。
她曾经是这个圈子的顶流,现在连个像样的角色都接不到,这种落差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张瑜想通了。
既然做演员没有机会了,那就换条路走。
她开始学习制片,研究电影市场,了解投资和发行。
这些年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她的视野比国内很多制片人都要开阔。
她投资制作了几部文艺片,其中《太阳有耳》还拿了柏林电影节的奖项。
![]()
图片
从台前走到幕后,张瑜找到了新的价值。
她不用再担心皱纹和身材,不用再为了镜头去整容减肥。
她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挖掘好剧本,培养新演员,把自己对电影的理解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这条路走得虽然艰难,但至少是她自己选的。
制片人的身份让她重新积累了财富。
![]()
图片
她投资的几部电影都收益不错,加上她懂得理财,这些年的资产一点点增长。
到现在,她的身价早就过亿了。
钱对她来说不再是问题,她在意的是能不能做出好作品,能不能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坚持。
结语
张瑜这一辈子活得够清醒。
67岁独居豪宅,坐拥上亿财产,没有婚姻没有子女,外人看着可怜,可她自己未必这么想。
当年那些选择,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离婚,都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
图片
她用半生的代价换来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独立,这种活法不是所有人都敢选的。
至于那些钱最后归谁,或许对张瑜来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这一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的,没有屈服于任何人的期待,这才是最珍贵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