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区街道推行“上天下地,空地联动”机制,高效排查清除隐患。
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增高、易发季节,防控形势严峻。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国庆中秋假期结束以来,全区迅速行动,快速处置疫情,积极开展采样检测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设立33个便民核酸采样点
10月8日起,大亚湾开发区在各基层医疗机构共设立33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就近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免费采样检测服务,同时为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免费采样检测服务,做到对患者的“本地发现、本地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发热人员核酸检测率。
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全区各单位按照区制定的节后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操作指引,做好节后返工返学教职工、师生、工人等重点人群旅居史排查和个人健康监测。10月10日起,区综合办督查组牵头会同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区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组成3个督查组,对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开展实地督查。
同时,全区部署开展多轮爱国卫生攻坚行动,重点清理自建房、废品回收站、汽修店、池塘、学校、工地、企业等薄弱场所。7月27日-10月10日,出动专业防制人员10259人次,使用灭蚊药物量12852.53公斤,消杀器械使用量10154台次,累计灭蚊面积9287.23万平方米。
“逢疑必检、逢热必检”
为进一步强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大亚湾开发区10月11日制订《关于进一步强化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筑牢哨点监测预警网络,进一步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哨点”监测作用。严格要求全区各级医疗机构落实“逢疑必检、逢热必检”,对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患者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确保病例早发现。
同时,加强健康监测管理。设置24小时防疫热线,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之一的居民,可通过拨打热线获取上门免费筛查服务(澳头街道18129628062;西区街道15899522101;霞涌街道18902665516)。
全区每周开展2次半天的爱国卫生运动,持续组织专业消杀队伍进行科学投药和喷洒作业,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知多D
上门免费筛查热线
澳头街道18129628062
西区街道15899522101
霞涌街道18902665516
街道扫描
霞涌街道:疏通沟渠、排水管积水
连日来,大亚湾霞涌街道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广泛组织动员街道及村(社区)干部开展工作。
在小径湾社区,该社区针对社区内人流密集、卫生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不留卫生死角;清理水沟等生活垃圾,防止水体污染,减少蚊虫孳生环境;疏通沟渠、排水管积水,倾倒花盆、缸、罐、旧轮胎、贮水池等积水容器,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地。
10月7日—10月11日,霞涌街道共清理积水253处,清除孳生地104处,灭蚊面积42.6万平方米。同时,该街道着力完善街道、村、组三级联防联控网络,通过广播、LED显示屏、四级联户群、业主群推送信息、视频,线下入户宣传和张贴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和健康提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疾病,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大力倡导“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理念,激发全民参与“防蚊灭蚊”行动。积极营造群防群控氛围,引导公众主动配合防控,形成社会合力。
澳头街道:清除窝棚、菜地、闲置地块的积水
近期大亚湾澳头街道每日派出专业消杀队伍对重点村社区点位及街道内老旧小区开展重点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集市夜市、城中村、村庄公园垃圾中转站、排水沟渠等区域进行大清理作业,全范围、全方位进行蚊虫消杀和消毒作业,切实降低病媒生物传播风险,确保不留死角。
10月1日以来,街道共宣传发动约3800余人次,出动消杀人员2000余人次,排查整治孳生地面积约5.23平方公里,清理杂物垃圾26.76吨,灭蚊面积8.18平方公里,使用液体药量668升。
其中澳头街道兴港社区组织驻村工作组、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辖区群众,集中组织开展一次深度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排查并清除房前屋后、公共区域、闲置地块、容器等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彻底进行清扫社区道路、巷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垃圾、杂物,清理卫生死角,清除乱堆乱放,疏通沟渠,全面整治环境卫生问题。
社区针对辖区街道、巷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开展大扫除,同步落实辖区消杀工作,并对辖区窝棚、菜地以及闲置地块的积水容器进行彻底排查并清除杂物。
考虑到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扶,帮老人清理阳台、窗台的积水容器,将闲置的水桶、水盆倒扣存放;耐心指导老人正确摆放花盆,反复提醒“花盆托盘别积水,每周要及时倒掉残留水分”。
西区街道:“上天下地,空地联动”清除隐患
西区街道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近几月持续组织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环境整治行动。聚焦城中村、老旧小区、公园绿地、地下停车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清理,全面翻盆倒罐、疏通沟渠,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科学降低蚊媒密度,每周组织至少3次集中消杀,并储备充足应急物资,确保有效应对。
宣传引导营造群防群控浓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与预防知识,累计张贴海报6000份,制作推送宣传视频与提示信息数万条,悬挂横幅300条,着力提升居民“无积水则无蚊虫,无蚊虫则无疫病”的防控意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形成社会合力。
创新举措提升防控精准度。街道探索推行“上天下地,空地联动”机制,利用无人机高空巡查与地面队伍即时处置相结合,高效排查清除隐患。针对地下车库等特殊环境,开展专项治理,堵塞墙缝、清理积水、药物缓释,消除隐匿风险。同时,实施“日清理、夜入户”工作模式,白天集中清理环境,夜间上门宣传指导,实现防控时空全覆盖。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吴方 通讯员 惠湾新 西区街道 澳头街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