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轻正当多穷游

0
分享至


年轻正当多穷游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收获了24.32亿人次大流动的同期历史新高数据,相当于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踏上了旅途。其中旅游人群为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81.89亿元。

数据很亮眼,但我们要注意到三个情况:

第一,今年假期有8天,去年为7天,增加的数据相当于多出来的这一天供应的数据。如果按平均数一除,再乘以7,数据基本没增加;

第二,旅游人口是出来了,但钱依然没有带出来。整体旅游消费呈现“量增价减”特征,人均日消费仅为113.88元,较去年同期还下降12.98%。

据笔者对湖州莫干山、常州溧阳、武汉等地小范围民宿、文旅调查,今年黄金周入住率或接待量较去年变化不大,一些比较头部的民宿、乡村酒店,基本可以做到90%以上的入住率,但与平常周末相较并未涨价,而相较去年同期基本都降低了10%以上,以价换量特征明显。

其差别在于,一些民宿、乡村酒店发力周边咖啡、餐饮、亲子活动等业务,才能维持总收入盘子稳定。

第三,95后人群正式成为出游主力。飞猪《2025国庆中秋假期出游快报》显示,95后游客预订人次占比居首,且05后独立旅行趋势显著。

随着95后年轻群体占据主力,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抠门玩法”一再成为新闻。譬如租帐篷以取代住酒店,买不起iphone17就租着出去玩几天,比如尽量避免收费景区,而餐饮方面,许多地方机关食堂10~20元的机关餐,还成为热门打卡点,社交平台各种省钱攻略亦层出不穷。

如此也产生一些争议,如“穷鬼经济”的贬低式叫法,“免费营地人满为患”“超过20块的景点,全都是资本的收割陷阱”“客人白嫖酒店行李寄存”之类的打时间差临时取消订单行为,等等,引发本地旅游从业者乃至居民的不满,以及许多网络争议。

这些,与过去几十年来,穷不出门,“穷家富路”的主流价值观和舆论产生冲突。但要我还是得说一句:年轻人永远是正确的。

穷游岁月

笔者年轻时,就经常出去做背包客,工作一段时间,攒了些钱就出去走一段时间。国外去得少一些,但国内各省(台湾省外)已基本走遍。

当然,年轻时都穷。比如,我曾经从青海入西藏再出四川,行程2个月,花费5000多元;后来一个半月走遍南北疆,也差不多这个数;其他,内蒙古、云南等地,个把月,花费都不会超过5000元。

算下来,每天平均消费100元左右,要包含路费、吃饭、住宿,以及偶尔心血来潮“下馆子”、买纪念品之类的一些“高消费”,常规来说也是“穷游到家”了。但事实上,我的旅途质量并不低。而真正穷游过的人也都知道,只要上了路,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钱。

比如,2011年骑行青海湖,当时最高的消费是每天40元的租车钱(当路费),饿了啃几块钱的压缩饼干,晚了住路边的二三十块钱的,大通铺牧民帐篷、小旅馆,路过县城加个餐,每天花费也不超过100元;

比如,后来在西藏山南青朴修行山,住山腰尼姑庵的几天,15元一个床位的住宿费,跟着尼姑们7至10元一餐的伙食费,你会发现,每天四五十元就可以很“潇洒”。山中并没有消费,甚至有钱也没地方花;


| 晚课后散去的尼姑们

又比如,后来走川藏,我选择一路搭车省路费。后来碰见一北京来的年轻人,他从北京出发,花了一个多月才进藏,全程只花了1000多,把我都惊呆了。问下来,他只有吃饭的支出。其中,路费全靠搭车,在加油站、高速休息站、小饭馆,看见货车司机就过去搭讪,发根烟,问是不是顺路、能不能同行。货车司机一般1-2个人,路上无聊,只要顺路,一般都愿意搭他一程。他困了就在车上打盹,实在不行自己还背了个帐篷,连住宿费也省了。就这样,他一分钱路费、住宿费没花,有一搭没一搭地,就到了西藏……


| 搭“砖机”的日子

旅行真的跟钱有关系吗?有,也没有。有钱有有钱的潇洒,没钱有没钱的乐趣。也碰到一些根本就没钱的年轻人,一路在青旅做义工或附近打工,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玩得差不多了,又攒了点钱,就去下一个地方。我看他们的眼神,干干净净,大大方方,随遇而安,罕有忧虑。跟我后来见过的,绝大多数城市中产、有钱人的眼神,完全不一样。

人呀,怎么活,都是一辈子。想好了,去生活,安下心,就是幸,即是福。

穷游的收获

我们不想富游吗?当然不是。只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正儿八经做事的,有几个能真有钱?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收获一个丰富立体、接地气、充满体验的旅途。至今,我还有许多路上遇见过的朋友,包括曾入住过的牧民人家或寻常人家。

他们,没有向我进门就献哈达、端上烤全羊、载歌载舞的尊贵的“游客体验”。反而在那些冷寂的草原夜晚,没有电也没有手机信号的低声攀谈中,在那些一起啃着奶馒头、喝着奶茶的日常三餐中,在那些带我去附近的马场、亲戚家串门,或者百无聊赖骑摩托去县城耍的路上,在那些去寺庙转经、布施的喃喃中,向我展示着他们真实的生活、习俗、喜怒哀乐。

这是真正的“行万里路”。


| 尼木高原,当一天的孩子王

当然,多年来我也很多次去“旅游”过,或公或私,或团建或招待,或三五好友或独行。老实说,那些轻松、不必穷于计算,同时也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舒舒服服的旅游,并没有太多记忆点,喜欢写游记的我,也很少去记录它们。反而那些年轻时穷游的日子,路上的人和事始终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他们,反过来也成了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部分。没有那些在中国大地上的游走,就不会有后来我写作的《大地上的中国》。

贴近地面,才能看见更多的真实。看见并理解到更多的真实,才能构建出真实的自己。

鼓励年轻

穷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掩盖贫穷,还将贫与愚、弱、私连在一起,不断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更以物质为圭臬,以穷为耻,沉默的大多数,甚至大有“穷就是罪”的逻辑。当然,这是物质不充分时代的必然逻辑。就算我,十多年在穷游路上,也不想被人说“抠门”,该打肿脸充充胖子的时候,也得下手打两巴掌。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数代人从流血牺牲,到自我压榨、白手创业,到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再到科技发展、资本盈余、新质创新,以及集中的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今天,我们已基本消灭了绝对贫困。

另一面,则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今天的年轻人,大可不必再按工业时代那样,要赚钱必须去市场指定地点集中(主要是城市、大城市)。今天,他们抱一个笔记本,拿一个手机,去“旅居”、去“穷游”、去下乡、去做数字游民、去自由流动,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生产力。我们要看到,时代发展终究是要不断解放人的。

反之,则是社会发展固化,快速跃升机会的相对缺失,今天的年轻人,很难像过去几代人一样,靠努力、机会或运气,在年轻阶段就能快速拉开差距。同一个阶层的年轻人,再怎么折腾,短期也很难有本质差别。如此,好的一面是,同一个阶层内,人与人的多种鸿沟,其实在拉平。接下来我们要去拉平的,是阶层的鸿沟,是共同富裕的践行,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构!

此外,加上年轻一代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相对认同,今天中国的年轻一代,有了基本的物质底线,有了充分的底气、自信,有了相当的认知和向内求的意愿,并告别了以往中国人盲目物质攀比的自卑心态,对省钱、“抠门”、穷游、穷鬼等“敏感词”不再敏感,反而大大方方拿出来讨论、交流、分享,这是时代发展的巨大进步。

而中国的年轻人,不是穷游太多,而是穷游太少。放诸西方发达国家,乃至我去过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学生时代各种有组织的远行、社会体验、毕业旅行,都是必修课。孩子成人后,远走异国做志愿者,做社会工作的,亦大有人在。唯独我们,谁都不想担风险,就剩下低年级近郊的春游、秋游。

毕业后,我们的年轻人一进社会就忙着上班赚钱,对社会根本就缺乏全面的了解、认知,加之经济和社会压力、内卷的不断加剧,在自己狭小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视野日益狭隘、固化、盲目、偏激,建立三观全靠网络二手信息。如此,离真正的公民社会、公平社会,只会越来越远。


| 渡人渡己,才能共同前行

此时,年轻人乃至大学阶段的穷游经历,就显得更加重要。

对我来说,我就觉得网上穷游族们的交流和分享很有趣,更值得支持、鼓励。年轻人们的开放,“非暴力不合作”式样的躺平反抗,与再穷也要去游的“折腾”,正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源动力——而不是像日本、韩国社会一样,只有对顺从的推崇,对反抗和人性的压抑,“老年人永远正确,年轻人永远没有希望”。

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自我固化特征下,发展机遇的下行与经济压力的提升之间,藏着一代年轻人“躺平”“宅”“丧”下的无奈。好在,这些种种“无奈”并没有阻碍他们去追寻、去发现、去穷游、去苦中作乐,反而大大方方去交流、去分享、去“生活创新”,这,既是一代年轻人的可贵,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

年轻人的穷游潮流,暗含着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希望。

我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他们更多理解、支持,甚至力所能及地多开点绿灯——比如铁道系统,能不能给学生证每年再多几次打折的机会?

我还希望,我们的社会会是青年友好型、发展型社会,而非青年工具化以及早早固化的社会……

No.6581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刘子1984

简介: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 。 新书《归乡村记》、《大地上的中国》努力销售中 。 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秦朔


秦圈十周年推出「读者群」, 定期抽奖送我们所推荐的书籍, 欢迎加入!

如果群满了请联系微信duanyu_H或tougao9999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SML高管预言成真?中国研发出固态光源新技术,前景很大

ASML高管预言成真?中国研发出固态光源新技术,前景很大

混沌录
2025-11-03 17:17:13
玄学提醒:想要命好,一定要学会避谶

玄学提醒:想要命好,一定要学会避谶

诗词中国
2025-11-01 21:36:55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钱再多有啥用?75岁“风流妖精”刘晓庆,已经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3 03:50:01
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中美和解后沦为炮灰!

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中美和解后沦为炮灰!

燕梳楼频道
2025-11-03 16:42:09
长春街头大量出现!吉大一院提醒:这种情况立即就医

长春街头大量出现!吉大一院提醒:这种情况立即就医

甜系小厨阿糖
2025-11-03 11:12:06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WTT香港总决赛!孙颖莎、王楚钦确认出战:最高票价高达2080港元

WTT香港总决赛!孙颖莎、王楚钦确认出战:最高票价高达2080港元

林子说事
2025-11-03 05:57:46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拒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拒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窥史
2025-11-02 19:14:20
澳大利亚再撞枪口!入侵西沙被我军热焰弹反击后,奥军机仓皇溃逃

澳大利亚再撞枪口!入侵西沙被我军热焰弹反击后,奥军机仓皇溃逃

云上乌托邦
2025-11-03 17:04:44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混沌录
2025-10-29 20:22:14
胡琏看不上粟裕,黄百韬嘲讽他:要不是上天帮忙,你可能早不在了

胡琏看不上粟裕,黄百韬嘲讽他:要不是上天帮忙,你可能早不在了

浩渺青史
2025-11-03 15:21:16
验货之战!男篮顶级中锋正式到位,能打爆广东内线群?

验货之战!男篮顶级中锋正式到位,能打爆广东内线群?

绯雨儿
2025-11-03 14:23:31
谢苗《火遮眼》狮门影业买走发行!被赞动作电影复兴之作

谢苗《火遮眼》狮门影业买走发行!被赞动作电影复兴之作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13:32:33
1950年陈宝仓牺牲后,妻子和儿女下场如何?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1950年陈宝仓牺牲后,妻子和儿女下场如何?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小松历史菌
2025-11-02 11:02:16
生死一战!广州豹末轮赢球=冲超?57分奇迹只待主场猎杀

生死一战!广州豹末轮赢球=冲超?57分奇迹只待主场猎杀

中山印象体育摄影师
2025-11-03 13:34:50
大跌眼镜!Angelababy在上海网红餐厅吃饭舔手指,用手擦嘴擦脸

大跌眼镜!Angelababy在上海网红餐厅吃饭舔手指,用手擦嘴擦脸

郑丁嘉话
2025-11-03 10:14:56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瑶卿文史
2025-10-29 22:39:56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湖北省规模较大的二十家医院

湖北省规模较大的二十家医院

刘哥谈体育
2025-11-03 12:22:29
杭州湾埃尔法?疑似吉利新款MPV谍照曝光

杭州湾埃尔法?疑似吉利新款MPV谍照曝光

热点科技
2025-11-03 17:25:42
2025-11-03 18:12:49
秦朔朋友圈 incentive-icons
秦朔朋友圈
著名财经观察家秦朔发起
6842文章数 2811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一起来晒秋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数学差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得治!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手机要闻

卢伟冰点评Air手机:创新尝试值得肯定,但销售非常小众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