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中国移动用户回国后手机被“保护性关停”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李先生从尼泊尔回国后,发现其在新疆办理的移动手机号被“保护性关停”,导致他在零下几度的环境中陷入困境。
![]()
10月5日,李先生从樟木口岸回国,准备打电话预约班车时,发现手机停机。他充值200元话费后仍无法使用。
在聂拉木县,因大雪停电,他无法使用网络或电话,身上也没有现金。联系移动客服,结果被告知手机号被“保护性关停”,需前往营业厅办理实名验证后才能恢复。他请求临时开通网络,但客服表示无权限操作。最终,他报警求助,在警方帮助下得以安顿。
此后,李先生取消原行程,前往日喀则移动营业厅,却被告知需回新疆或去拉萨办理。他只好在日喀则办理了一张电信电话卡,并打算弃用移动号码,要求中国移动退回充值的话费并赔偿更改行程的交通费用。
10月16日,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发布了情况说明,承诺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中国移动表示,此前,李先生的号码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因而被关停。由于境外网络原因,停机前公司发送的提醒短信未成功触达。
10月5日,李先生回国后拨打10086要求复通,因客户表示该号码非本人实名登记,客服无法为其完成在线视频复通。后续至10月16日期间,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多次与李先生沟通,客户确认自己为该号码实名登记人。
目前,移动已协助客户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
中国移动新疆公司还表示,“在此期间,公司存在跨省协同不畅、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给李先生生活带来不便,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
不少网友表示有过类似经历,认为“保护性关停”措施虽有必要,但应更人性化,避免给用户带来麻烦。
此事件也促使国内运营商反思如何在保障用户权益和防范电信诈骗之间找到平衡点。
编辑:c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