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节目100问 | 从“工具人”到“共情锚点”:综艺里的素人叙事如何能打动人心?

0
分享至

本文聚焦近年来中国综艺领域的素人叙事现象,阐述了素人角色从“功能性背景板”“明星陪衬”逐步升级为“叙事核心”“情感锚点”的完整进化轨迹,并结合《种地吧》《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毛雪汪》等真实节目案例,拆解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素人叙事的设计策略与呈现特点,最终揭示素人叙事凭借“真实感传递”“情感共鸣构建”突破“明星主导”行业惯性、成为综艺新生命力的底层逻辑。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2015年前后的综艺里,素人多是“功能性工具”:选秀节目中衬托明星导师的“陪跑选手”、游戏综艺里配合嘉宾完成任务的“NPC”、情感观察类节目里填补镜头的“背景观众”。

但近年来,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种地吧》让10位素人少年主导142亩农田的全周期劳作,豆瓣开分8.6;《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以素人实习生的成长为主线,带动“法医职业科普”话题阅读量超15亿;2024年《毛雪汪》常规季中,素人朋友的“职场吐槽”“租房烦恼”片段,单条短视频播放量破2亿。数据与现象共同证明:素人已从“综艺边缘人”升级为“情感锚点”,其承载的“真实感”远比明星的“完美人设”更能击中观众。


一、萌芽期(2020-2021):素人作为“功能补充”的初步探索

这一阶段的素人仍依附于明星存在,但已开始承担“真实感调味”的角色,在观察类、职场类综艺中初露锋芒。

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第一季(2021年)是重要转折点。节目虽以董明珠、张翰等明星老板为噱头,但将核心镜头交给6位素人实习生:从“熬夜改方案”的职场焦虑,到“汇报时忘词”的临场慌乱,这些非剧本化的细节让观众直呼“看到了刚入职的自己”。其中,素人实习生孟羽童因“敢与董明珠直接沟通”的真实表现引发职场群体共鸣,相关讨论累计超2亿次。此时的素人虽未脱离“明星陪衬”的框架,却首次让“素人视角”成为综艺的加分项——节目豆瓣评分5.6,超60%的好评提及“素人的真实感”。


情感观察类综艺也开始尝试“素人辅助叙事”。2021年《心动的信号4》在明星观察团之外,强化了素人嘉宾的情感真实性呈现:节目组联合专业背调公司与心理专家团队,通过百道深度问卷筛选素人,还原都市年轻人的恋爱困境。节目中马子佳的情感抉择引发热议,#心疼洪成成#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超4亿,这种对素人真实情感的捕捉,让观众产生强烈代入感。

这一阶段的素人叙事仍属“小心翼翼的尝试”,却精准踩中了观众需求:当明星人设愈发悬浮,素人的“不完美”反而成了最稀缺的综艺质感。

二、成长期(2022-2023):素人作为“叙事主线”的突破

2022年后,部分综艺彻底打破“明星中心制”,让素人成为叙事核心,在纪实类、职业类节目中形成口碑爆发。

《种地吧》第一季(2023年)堪称“素人主导综艺”的标杆。节目没有邀请任何明星,10位素人少年(李耕耘、何浩楠等)需完成142亩小麦的播种、灌溉、收割全流程。节目组放弃剧本设计,全程记录少年们的“狼狈与成长”:为通排水沟徒手挖泥导致指甲断裂、因小麦倒伏深夜蹲在田里抹眼泪、第一次卖出农产品时的欢呼雀跃。这些真实片段让素人不再是“符号化存在”,而是有血有肉的“新农人”——#种地吧少年真实到心疼#话题阅读量超8亿,有观众留言“他们的汗水让我觉得粮食更珍贵了”。据爱奇艺官方数据,节目豆瓣开分8.6,站内收官最高热度值6502,最终收获小麦2万斤,通过直播助农销售额达180万元,带动杭州三墩镇农产品线上搜索量增长120%。

职业类综艺则通过素人叙事实现“专业科普+情感共鸣”的双重价值。2022年《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将镜头对准5位素人实习生:非科班出身的向琴琴因“从小想当法医”的执念,克服晕血恐惧完成尸体解剖练习;医学生刘朝谕因“第一次面对死者家属”的紧张手抖,在导师鼓励下逐渐成熟。节目以真实案例为蓝本,如还原1960年代粗制棉籽油群体性中毒事件的侦破过程,传递法医职业“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温度。最终节目豆瓣开分7.7,相关科普视频在抖音播放量超5亿,甚至被医学生用作辅助学习资料,素人实习生徐梓童斩获最终offer的结局也引发职场成长话题讨论。


这一阶段的素人叙事已形成清晰方法论:以“真实场景”为基础,用“细节记录”展现性格,让素人的“困境与突破”成为观众的情感投射点。

三、成熟期(2024-2025):素人叙事的“多元化细分”

2024年后,素人综艺不再局限于“全素人”或“职业向”,而是发展出“日常陪伴”“跨界融合”等多元形态,素人角色也更具层次感。

(一)日常向素人:“烟火气”的情感共鸣

《毛雪汪》(2025年)将“素人叙事”融入生活化场景。节目中,李雪琴、毛不易不再是“明星主持人”,而是与素人朋友围坐客厅,聊“职场PUA”“租房遇到的奇葩室友”“父母催婚的烦恼”等普通人的日常。素人朋友没有“人设负担”,聊到“加班到凌晨回家发现钥匙忘带”时崩溃落泪,谈到“终于攒够首付买房”时哽咽微笑,这些真实情绪让节目收获“电子榨菜”的称号——CSM全国网平均收视0.78%,较上一季提升35%。


(二)跨界素人:“专业+真实”的双重价值
《种地吧2》(2024年)作为素人跨界综艺的代表,延续全素人阵容,聚焦“十个勤天”的乡村助农实践。节目中素人少年们深入青海囊谦改造高海拔水培大棚,在黑龙江林口研发沙棘深加工产品,全程无剧本记录产业帮扶的真实过程。据江苏广电官方披露,节目入选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推优作品,全网曝光量超100亿,揽获全网热搜170个,CSM71城平均收视1.42%,稳居周五文化类节目榜首。节目不仅实现了素人叙事的深化,更通过“综艺IP+乡村振兴”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获得《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
(三)素人+明星:“平等互动”的新形态
2024年《极限挑战宝藏行・和美乡村季》打破“明星主导、素人配合”的惯性,让明星与素人“平等合作”。节目中,贾乃亮、杨超越等嘉宾与“幸福合伙人”(定居乡村的创业素人)组成团队:素人主理人分享皮划艇营地运营、古瓷器修复等专业经验,明星则助力乡村特色文化传播。在上海青浦金泽村,嘉宾与素人作家、非遗传承人深度互动,共同完成“鲁班桥搭建”等融合任务,相关片段让#极限挑战解锁乡村新玩法#话题阅读量超3亿。节目CSM35城平均收视稳居同时段前三,带动当地生态旅游关注度环比增长40%。


素人叙事崛起的底层逻辑:真实、共鸣与行业破局

1.观众需求:对“真实感”的迫切渴求短视频时代,明星的“完美人设”频繁崩塌,观众对“剧本化综艺”产生审美疲劳。素人的“不完美”——比如《种地吧》少年的笨拙、《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实习生的失误,反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温度”。据艺恩数据2024年报告,“素人综艺”的受众中,18-35岁群体占比达68%,他们更倾向于“在综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2.行业竞争:突破“明星依赖症”的差异化路径明星片酬居高不下、同质化综艺泛滥,让行业陷入“成本高、口碑低”的困境。素人综艺以“低成本、高真实感”开辟新赛道:《种地吧》第一季制作成本仅为同期明星综艺的1/3,却收获更高话题热度;《毛雪汪》靠“素人+明星”轻模式实现“小成本大回报”。这种差异化策略,让素人叙事成为综艺破圈的重要抓手。

3.社会价值:传递“普通人的力量”素人叙事不仅是娱乐手段,更承载着社会价值:《种地吧》让观众关注“农业现代化”,《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消解“职业偏见”,《极限挑战宝藏行》助力乡村振兴。这些节目通过素人的“微小努力”,传递出“普通人也能创造价值”的正向价值观,《光明日报》曾点评《种地吧》“用素人叙事展现青春力量,为综艺行业注入正能量”。


结语:素人叙事的“长期生命力”

从《初入职场的我们》里的实习生,到《种地吧》中的新农人,再到《毛雪汪》里的普通朋友,综艺中的素人叙事已完成从“配角”到“主角”的蜕变。它的魅力不在于“素人取代明星”,而在于用“真实的人生片段”打破综艺的悬浮感,让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获得情感共鸣与精神慰藉。

未来,素人叙事或许会面临“人设化”“剧本化”的挑战,但只要守住“真实”的核心——记录普通人的困境、成长与坚持,就能持续打动人心。正如《种地吧》里“十个勤天”在麦田里的那句话:“我们不是明星,只是在做一件认真的事。”这种“认真”,正是素人叙事最珍贵的底色,也是综艺行业最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秦雯录音风波升级:曝老公名下关联9家公司,5家已注销,4家存续

秦雯录音风波升级:曝老公名下关联9家公司,5家已注销,4家存续

小徐讲八卦
2025-11-05 12:42:10
重庆燃气抄表员不足工人一年净减121人 整改不力被罚810万李金陆掌舵17月离任

重庆燃气抄表员不足工人一年净减121人 整改不力被罚810万李金陆掌舵17月离任

长江商报
2025-11-05 09:54:55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5 14:31:59
总决赛爆大冷:卫冕冠军0-2惨败,萨巴伦卡险胜,2大名将被淘汰

总决赛爆大冷:卫冕冠军0-2惨败,萨巴伦卡险胜,2大名将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5 16:17:18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墨兰史书
2025-11-04 12:20:03
确认了!今天抵达武汉,持续6天

确认了!今天抵达武汉,持续6天

蔡甸在线
2025-11-05 12:09:01
73年毛主席准备任命田维新为总政主任,交谈时故意问:曹植埋哪了

73年毛主席准备任命田维新为总政主任,交谈时故意问:曹植埋哪了

蜉蝣说
2025-11-02 15:00:52
宴会上,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溥仪的回答引起一片哗然

宴会上,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溥仪的回答引起一片哗然

南书房
2025-10-25 23:50:03
中雨、降温、8级阵风!陕西新一轮降雨时间确定

中雨、降温、8级阵风!陕西新一轮降雨时间确定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5:25:04
两名美国犹太女子帮巴勒斯坦农民采橄榄,被以色列禁入境十年

两名美国犹太女子帮巴勒斯坦农民采橄榄,被以色列禁入境十年

桂系007
2025-11-02 23:55:06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上海医保的“二次报销”看似复杂,实则是精准帮扶的民生福利

上海医保的“二次报销”看似复杂,实则是精准帮扶的民生福利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05 13:56:52
大连软件园的裁员潮不是偶然

大连软件园的裁员潮不是偶然

岁月有情1314
2025-11-05 14:49:00
活了30年才知道:这9个东西要“倒着用”,很多人一直都用错了!

活了30年才知道:这9个东西要“倒着用”,很多人一直都用错了!

小熊侃史
2025-11-02 19:35:51
和中国谈完就翻脸?特朗普向战争部下了道铁令,中方直接把话挑明

和中国谈完就翻脸?特朗普向战争部下了道铁令,中方直接把话挑明

漫步独行侠
2025-11-05 16:52:54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趣文说娱
2025-11-05 16:48:23
社评:别让安世事件成为欧洲市场经济的污点

社评:别让安世事件成为欧洲市场经济的污点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23:33:02
去除VAR争议判罚后利物浦将跌至联赛第六,切尔西将升至第五

去除VAR争议判罚后利物浦将跌至联赛第六,切尔西将升至第五

懂球帝
2025-11-05 17:53:12
巴黎主力后卫遭迪亚斯铲哭,欧冠官方发声谴责,球迷:世界杯悬了

巴黎主力后卫遭迪亚斯铲哭,欧冠官方发声谴责,球迷:世界杯悬了

侧身凌空斩
2025-11-05 07:01:52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肖兹探秘说
2025-11-05 14:22:34
2025-11-05 18:31:00
广电头条 incentive-icons
广电头条
解读广电资讯,播报传媒动态
2703文章数 15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头条要闻

足球报:邵佳一出任国足新帅 将携外籍助教上任

头条要闻

足球报:邵佳一出任国足新帅 将携外籍助教上任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艺术要闻

院士亲自下场“把关”!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预计年底建成!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