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之年,回望“十四五”时期,全国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奋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关键词:法治建设
“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科学完备。5年来,顶层设计日臻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持续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社会建设步伐稳健,全民法治观念显著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
过去5年,我们坚持科学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202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以此为起点,我们新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等法律36件,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慈善法等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和监察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4万多件,充分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过去5年,我们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长治久安更加有力。“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依法惩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突出违法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523.1万件,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成为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不动摇,有序保障庆祝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活动圆满完成。
过去5年,我们坚持服务大局,经济社会发展法治保障更加坚实。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人民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4万件;公安机关深入规范涉企执法,查纠突出问题4.9万个。着力保障民生福祉,一审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2346.6万件,依法治理高额彩礼、知假买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保护生态环境,5年来,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4.8万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源自浙江实践的综治中心、共享法庭写入中央文件并在全国推广,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全国仲裁机构累计办理案件227万件,总标的额4万多亿元,调解和解结案64万件,占28%。
过去5年,我们坚持数智赋能,现代化法治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持续加强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建设,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法院司法便民利民、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数字法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打造全国法院“一张网”,整合浙江“全域数字法院”、上海206系统等各地法院信息化系统,全方位提升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规范化建设,实现政法机关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推行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站服务”相结合,涌现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一批高效便民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人民群众便利度与获得感。
记者:徐艳红 高志民
文字编辑:徐艳红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