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中美贸易这事儿,闹得挺大,美国那边9月底刚出了个新规,强化实体清单的“50%规则穿透性原则”,本来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顶多发个声明抗议两句,私下里再谈谈就过去了。结果呢,中国直接来了一套组合拳,反击力度大到让全球市场都抖三抖。
日经亚洲的报道直戳要害,说美国这次是低估了中国的底线,以为经济压力大就软了,谁知北京早就憋着一股劲儿。这误判不光是情报问题,更是战略眼光的偏差,华盛顿总觉得中国离不开他们的市场和技术,结果一脚踩空,疼的还是自己。
![]()
美国这个“50%规则”听着简单,其实是个长臂管辖的狠招。简单说,就是任何产品里中国部件超过50%,就得额外审查,基本卡住半导体和电子出口的脖子。
商务部那边的公告一出,预计波及中国上千家企业,外贸链条直接被搅乱。 他们以为中国会克制,因为过去几年中美摩擦,中国多是防守反击,没真把牌全甩出来。
可日经的分析说,这判断错了根儿上。美国内部报告太乐观,忽略了中国在关键材料上的绝对优势,比如稀土全球供应八成在中国手里。 特朗普团队还觉得,北京经济增速放缓,不会冒险升级,结果中国国庆假期就加班研究对策,假期一结束直接动手。
这不是冲动,是早有准备的系统回应。误判的代价呢?全球股市应声而落,道指跌了两点,新能源股更是一泻千里。说白了,美国想用技术封锁逼中国让步,却忘了供应链是双刃剑,自己也离不开中国货。
![]()
美国这回的实体清单升级,本意是护着自家芯片产业,防着中国企业绕道出口。9月27日商务部正式公布,规则要求含有50%以上中国部件的产品,必须走额外许可流程,这不光针对华为中兴那种大头,还波及中小供应商。
他们算盘打得响,以为中国外贸依赖美国市场,顶多象征性回击,不会真刀真枪干。日经中文网的文章点明,这误判源于华盛顿的惯性思维,过去几年中国回应多是外交照会加小关税,没真动核心资源。 可现实是,中国早就布局好了稀土和锂电池这些战略物项,占全球份额稳压一头。
特朗普上台后,重拾贸易战老路,税改松绑管制的同时,对华加码限制,累计关税已上千亿规模。 这次50%规则一推,等于把中国出口企业全网兜住,影响从手机到汽车全产业链。日媒说,美国低估了北京的韧性,以为经济下行压力会让中国低头,谁知这反而激发了更硬的姿态。
![]()
中国反击的节奏快得让美国措手不及。10月8日,长假刚过,商务部就连发公告,把反无人机相关外国实体拉进不可靠清单,对美国船舶加收港务费,高通那些美企领域也启动审查。
核心是稀土和锂电池的管制升级,境外组织出口稀土产品和技术,得先拿许可证;开采、冶炼、磁性材料这些环节全设限,五种中重稀土如钬、设备、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直接管制。
这套体系精准卡脖子,稀土是军工和高端装备的命根子,智能手机、电动车、导弹都离不开;锂电池则是新能源产业的血脉,美国特斯拉那些巨头瞬间慌了神。 日经报道强调,这跟美国管半导体的手法一模一样,以牙还牙,逻辑对等。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还应询说,这措施是为维护国家安全,不是针对谁,但明眼人都知道,直指美国痛点。过去中美贸易战,中国多忍着,这次出手重,是因为积累的教训:被动挨打换不来平等,只能主动出击保底线。
![]()
长远看,这误判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板。华盛顿总想用单边主义压人,却忽略全球化的经济依赖,中国不是孤岛,美国企业供应链也深陷其中。
日媒分析,美国智库报告太乐观,官员们盯着数据图表,以为中国出口依赖度高就弱势,可忘了稀土这种非市场化资源,中国有定价权。 结果一出手,全球市场就乱套,日本企业股也跟着跌,欧盟那边开始嘀咕供应链风险。
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美国想当老大,动不动就挥大棒,以为别人总得让步;中国呢,忍无可忍就不忍了,直接用事实教育对方,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互相伤害谁都讨不了好。
![]()
特朗普这人,向来是说到做到,但这次稀土管制一出,他明显急眼了。10月10日在玫瑰园记者会上,直言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商品加100%关税,还限制关键软件出口,甚至扬言取消月底APEC会晤。 这关税一加,累计就到130%,听着吓人,可市场不买账,纳斯达克当天跌3%,电动车股如特斯拉狂泻8%。
他批中国稀土限制“有违道义”,但日经说,这不过是恼羞成怒的表现,美国自己先动手的,现在被反噬就叫屈。 特朗普的风格就是这样,直来直去,发帖时总带火药味,但实际执行起来,国会和企业压力山大,通胀一上来,中期选举就悬了。
中国这边保持冷静,没跟着情绪走。外交部重申维护供应链稳定,通过渠道通报合规要求,帮助企业尽快出口。 商务部公告细则落地快,10月9日就公布锂电池和石墨负极材料的管制,自11月8日起实施,两用物项清单同步更新。 这不光是贸易反制,还带点产业封锁意味,超硬材料、中重稀土设备全管起来,美国军工体系根基动摇。
彭博社报道,美国企业被卡脖子,不止稀土,锂离子电池限制也重创供应链。 特朗普威胁取消APEC中方会晤,可几天后就改口,10月15日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局势缓和,首脑会谈还在计划中。 这反复无常,暴露了美方底气不足,关税说加就加,但企业游说一多,就得让步。
![]()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听着响,实际落地难。历史上他第一任期就加过几轮关税,结果美国消费者买单,物价涨了10%以上。 这次100%关税一出,等于自断臂膀,国防航空那些巨头直呼毁灭性后果。 中国反制不光重,还克制,只针对要害,没全盘封杀,给谈判留空间。
日经展望,中国增长率从2024年的5%降到2025年的4.8%,但这关税闹剧没大影响。 华盛顿内部也分歧大,贸易代表办公室说,执行看谈判进展,贝森特暗示缓和。 贸易战不是儿戏,美国想主导,得拿出诚意,中国奉陪到底,但也欢迎谈
这场摩擦升级,稀土管制直击美国软肋,专家说,若中断供应,美国将承受毁灭性打击。 中国公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钬等五种中重稀土全管,境外出口需许可,回收环节也设限。 这不光是经济牌,还关国家安全,军工装备离不开这些材料。
日经分析,中国用相同逻辑回击美国芯片管制,证明谁更有筹码。 全球看,日本企业受波及最大,东京股市稀土股暴涨,但下游产业成本飙升。 欧盟那边,布鲁塞尔会议上贸易专员敲桌子,强调风险分散。
![]()
长远来说,这误判让美国反思单边主义弊端。特朗普推动本土制造,可国会阻力大,预算批不下来。 中国这边,管制后主动通报各国,加快合规出口,显示责任大国姿态。 观察者网说,中国反卡美国脖子,攻守易位。
这事儿反映中美博弈的本质:技术脱钩难,供应链重塑成本高。美国精炼稀土八成靠中国,短期难替。 中国管制不针对特定国,但美方反应过激,贝森特批评北京管全球链。
回过头,这误判根子在美国的傲慢,以为规则是为自己定的,中国得照办。实体清单一扩,16家中企上榜,中国商务部直接回击,九连发公告。 特朗普气得跳脚,威胁取消会晤,但纽约时报报道,他指责中国“阴险”,却没提自家先动手。
日经说,贸易关系进新阶段,中国稀土地位成平衡砝码。 未来中国有底气,美国企业压力大。BBC分析,主导权测试还在继续。 总的,这波摩擦不是结束,而是新轮的开始,全球得适应多极化,别总指望一家独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