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辆飞速奔驰的行业快车突然踩下刹车。
特约作者丨Evan
日前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 2026 至 2027 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了对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减免税目录》)车型的全新要求,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在 2026 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这个政策的背景实际上是面向 2026 年初的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切换,从此 2024-2025 年期间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征购置税(税额不超过 3 万元),转换为 2026-2027 年减半征收(减税额不超过 1.5 万元)。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购置税减免政策。同时加之近两年来实施的 “以旧换新” 补贴政策,让汽车市场持续走高。
不过随着免征购置税政策即将减半,以及各地方陆续收紧 “置换补贴” 等政策,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问题是,2025 年底的车该怎么买?而摆在汽车厂商面前的问题则是 2026 年的汽车市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政策究竟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尝试利用一些公开信息,对 2025 年底到 2026 年初的市场变化做一些推演预测。
理清头绪,与购车相关的主要政策都有什么?
如汽车市场叠加的 buff 确实有点多,会让很多消费者在选购之初无从下手。购置税、国补、地补、企补等等交织在一起,买车仿佛陷入了过去电商的 “双十一” 游戏,不仅要跟企业算优惠,还要算补贴,还要算日子,什么时间的补贴最划算以及强优惠拼手速。
简单的来说,当前与购车相关的最主要的政策有四类:第一,就是与新能源直接相关的购置税政策,当前是免征购置税,2026 年就会减半征收;第二,是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也被称为 “国补”,这个补贴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要报废一定要求之下的汽车并买新车才能申请,但额度比较大,买新能源补贴 2 万,燃油车补贴 1.5 万;第三,是各地方政府在国家总体政策指导下的置换补贴,也就是 “地补”,只要名下有车,置换购买新车的,买新能源最高补贴 1.5 万,燃油车 1.3 万;最后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促进汽车经济的补贴,一般来说是限时限量的,以及还有汽车厂商以各种名义推出的打着补贴名义的促销。
![]()
这其中,购置税减免跟其他补贴不冲突,只要是新能源就能享受。“国补” 和 “地补” 一辆车只能享受到一个,但地方的其他补贴以及厂家补贴是可以叠加进去共同享受的。目前来看,只有购置税在 2026 年的政策是明确的,其他政策没有明确的信息是延续还是收紧或是扩大。
2026 年买车会贵多少?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2026 年买车明确会贵在购置税政策的变化上:
对购置日期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 3 万元;
对购置日期在 2026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 1.5 万元。
理解这个政策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个税率,即购置税和增值税。目前在中国大多数汽车厂商的销售模式中,会给出一个汽车销售的厂家指导价(MSRP),这个价格一般来说是包含了增值税(税率为 13%);购置税则是价外征收,税率是 10%,但要注意的是,这个税率的基数是指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就是大多数新车指导价中减去 13% 的增值税之后的价格。
![]()
搞清楚计税基础和税率情况,我们来解读一下购置税政策的变化。在 2024-2025 年,指导价在 33.9 万元(去除增值税后的车价为 30 万元)以下的汽车产品,是免征购置税的。因为免征购置税的上限是 3 万元,也就是不含增值税车价在 30 万元以下的,都无需缴纳购置税。
有一些车的售价就卡在 33.9 万这个免征税分界线上,比如特斯拉的 Model Y 的高配版,定价逻辑清晰。超过这个价格,要征收的购置税是按照 10% 的税率算出的总数后减去 3 万元即可。
![]()
进入 2026-2027 年,购置税要减半征收,但同时最多减免 1.5 万元。简单来说,就是指导价在 33.9 万元以下的车,其购置税就相当于其指导价乘上 4.42%。而高于 33.9 万元的车则相当于正常缴纳购置税的额度上减去 1.5 万。
比较前后变化,对于 33.9 万元以下的车型,2026 年以后要多花相当于汽车指导价 4.42% 的购置税,而 33.9 万元以上的车型,则更简单的是直接多花 1.5 万元。
虽然看起来从绝对数量上,33.9 万元以上付出的购置税更多,但在相对数量上,2026 年后,用户购买 33.9 万元的车,需要多付出车价的 4.42%,购买 40 万需要多付出车价的 3.75%,购买 50 万则需要多付出 3%,到了 60 万只需要多付出 2.5%。
这样来看,对于购买越贵产品用户的影响反而是越小。由此可以大胆地推断,购置税政策的变化,对低价产品的销售影响更大。
多少人会因为购置税增加而暂缓买车?
看完了消费者该付出多少之后,反过来购置税减半政策究竟会影响多少销量,则是汽车企业最想了解的问题。由于这类事件此前并没有发生过,所以很难借助历史经验,不过沿着近两年的汽车销售情况,还是可以从一些明显的变化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现象。
如今的新能源市场上,有一些价格在 10 万元以下的纯电产品,由于价格不高,很容易受到市场上价格波动的影响,可以说是市场价格变动的晴雨表。对此,在选择 12 款产品作为参考,并对它们在 2024 年的销量进行研究时发现,这 12 款车的合计销量,在 8 月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在全市场的占有率一跃提升了两个点,而此后也能相对稳定在 9% 上下。
![]()
这个变化的原因可以往前回溯到 4 月 24 日,国家七部委发布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规定 2024 年 4 月 24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 2018 年 4 月 30 日前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或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可获补贴。具体标准为:报废上述两类旧车购置新能源车补贴 1 万元,报废燃油旧车购燃油新车补贴 7000 元。
而就在三个月之后,即 7 月 24 日,相关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基础上,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 2018 年 4 月 30 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 2 万元、购买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 1.5 万元。
2024 年 8 月的市场变化,很明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来自于七月底这一个政策的加码,报废车置换新能源增加了 1 万元的补贴。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认为这里的增量,都是来自于这 1 万元的变化。但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测算价格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粗略预测未来的话,在此就做一个基本的假设,用这 1 万元作为市场增量的主因。
但是我们还是要排除季节性本身的变化。在汽车行业里,有所谓金九银十的说法,其背后是传统车市总有着一些节律的原因。基于对近十年的全国终端销量数据的粗略平均,可以得出正常来说 8 月要比 7 月至少增加 8 个百分点左右,2024 年,8 月比 7 月总量增长了 10 个点,而 12 款小电动车的总体增量在 45% 左右,这样大概能算出去掉季节指数的影响,12 款小车纯增量在 35-37%,我们姑且就按照 35% 来测算。
同时样本中这些车的加权平均价格在 7 万元左右(市场指导价),如果带入此前所说的 1 万元的影响,也就是说 14% 的价格优惠,能够带来 35% 的销量增长。虽然把这个比例关系进行线性的延展很愚蠢,但由于我们没有更多可参考的维度,在要求精度不高的预测中,还是可以冒险尝试,也就是说 1% 的价格变动,可能会带来 2.5% 的销量变化。
那么带入到 2026 年购置税的变化中,平均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价格会增长 4%,那么对销量的负面影响,则可能会来到 10% 左右。
2025 年底到 2026 年的销量震荡
用一个细分市场的价格敏感度来衡量全市场,显然有所偏颇,但预测未来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一个能够精细到不差分毫的事情。无非就是借此来看一看趋势。
在未来的半年中,可以明显预见的情况是,最后一个季度,在购置税退坡以及可能到来的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停止的预期下,整个汽车市场进入到加速阶段。
参考 2024 年来看,2025 年 10-12 月可能会有每个月 20 万左右的增量,年底 12 月份甚至可能会达到历年来的新高,突破 280 万单月,同时将 2025 年的乘用车总体销量固定在近十年来最高点,超过 2500 万台。
2025 年的惯性不会马上停止,很多车企追求 “开门红” 的习惯,以及上一年存留的订单,会驱使大多数车企做出一个共同的选择——“补贴购置税”,即把用户需要多交的购置税以厂家优惠的形式补贴回去。这也会保证 2026 年 1 月的销量不会掉的太多。
![]()
好在 2026 年的春节在二月中旬,忙碌了一年的汽车市场终于可以狠狠的 “喘口气” 了,而且可能会创造出一个除了 2020 年 2 月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的最低月销量,可能在 100 万上下,甚至都不到。
随后的故事,可能要看政策的变化情况,比如以旧换新是否会延续,以及看各个厂商对 2026 的期望和决心。毕竟,让一辆飞速奔驰的行业快车踩一脚刹车所带来的后果,是谁都难以预料的。
题图来源:pexel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