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梨树湾社区,有一处特别的“三尺堂”——“茶话议事”点。这里没有严肃的会议桌,只有几张木桌、几把椅子,和一杯杯冒着热气的清茶。居民们常说:“一杯茶解解渴,两杯茶消消气,三杯茶说说事,四杯茶握握手。”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社区治理的“巧办法”。
不久前,梨树湾6号的李阿姨急匆匆走进“茶话议事”点,反映单元楼过道和厨房的灯不亮了。网格员一边递上热茶安抚,一边详细记录。当天下午,电工师傅现场排查发现,整栋楼的公共线路老化,需要更换。
维修费用4800元,50户分摊,难题随之而来:部分业主以“自家灯没坏”为由不愿出钱,还有老人担心费用过高。面对分歧,网格员和居民自治小组组长夏勇挨家挨户走访,倾听诉求,并提议召开一场“茶话议事会”。
议事会当天,居民们围坐一堂,就着清茶畅所欲言。“费用能不能透明?”“能不能先修最危险的地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敲定了“居民众筹+自治小组监督”的方案:每户缴纳100元,费用明细实时公示,优先更换楼道裸露电线。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不仅解决了问题,更凝聚了人心。现场就有10多户居民主动交钱。
三天后,整栋楼的灯重新亮起。老人们拄着拐杖来到“茶话议事”点,激动地说:“多亏这杯茶,把大家的心聚到一块儿了!”
除了解决矛盾,这杯茶还温暖着特殊群体。社区以邻里带头人为核心,构建起“以老助老、邻里互助”的关爱网络。志愿者们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坐在茶桌旁拉家常、问需求,建立“一对一帮扶清单”。
社区还发动能工巧匠提供低偿服务。居民家中水管漏水、电灯故障,邻里能人主动上门,仅收取成本费。如今,社区已组建3个邻里帮扶群,覆盖大部分居民,累计为13对困难群体提供帮扶40余次。
从“以茶说事”到“以茶暖邻”,梨树湾社区用一杯清茶,将党建的治理效能与邻里的温情紧密相连。截至目前,“茶话议事”点已收集居民建议36条,成功解决民生难题35件,其中不乏路面硬化、老旧小区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群众满意度高达98%。(胡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