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以色列进行了一场时长约4个小时的“旋风访问”,这一事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说起来,这趟行程,特朗普自己都觉得“时机特殊”。为啥特殊?他可不是去喝茶聊天的。就在他飞机降落的同一天,加沙地带传出了个大新闻:最后一批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终于回家了!
这可不是小事,它标志着加沙地区持续两年之久的毁灭性冲突,终于迈向了结束的关键一步。而促成这一切的,正是特朗普在幕后推动的停火协议。
![]()
当天清晨,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当特朗普的专机稳稳降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经等候多时。两位老伙计,见面没多余的客套,一个半拥抱,一个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虽然他们俩过去几个月,关系那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复杂得很。但在前一晚,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却坦然得很,他跟随行记者说:“内塔尼亚胡是个战时总统,干得非常出色。我们之间虽然有过分歧,但那都是小插曲,很快就解决了。”
![]()
接着,两人同乘专车,直奔圣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大厦。这里可不是寻常地方,上一次有美国总统在这里发表演讲,还是2008年的小布什。所以,当特朗普站上演讲台,那气氛,简直是沸腾了。全体议员起立,掌声雷动,足足持续了两分半钟!这可不是给面子那么简单,这是一种认可,一种敬意。
特朗普在演讲中,首先不吝赞美之词,邀请内塔尼亚胡起身,称赞他“非凡的勇气和爱国情怀”。接着,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区域,感谢了那些在人质问题上向哈马斯施压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他把这描述成“以色列取得的非凡胜利”,更是“和平伙伴携手合作”的典范。
![]()
听听这话,是不是有点“高屋建瓴”的意思?特朗普甚至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加沙战争的结束,将预示着以色列与整个中东地区“和谐时代”的开启,是“新中东历史性的黎明”。这番话,那真是给在场所有人心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当然,再完美的剧本,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小插曲。就在特朗普慷慨激昂的演讲中,议会里也冒出了一点小小的“骚乱”,有那么一两位以色列议员,可能因为观点不合,表达了抗议,结果被“请”了出去。
![]()
而在特朗普演讲之前,内塔尼亚胡也提前做了“铺垫”。他称赞特朗普是以色列“在白宫最伟大的朋友”,把特朗普推动的加沙停火方案,形容为“为本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和平,开辟了历史性的拓展之路”。这两人一唱一和,简直是默契十足,把整个事件的基调都定在了“和平与希望”上。
但这趟中东之旅,可不仅仅是去以色列转一圈。特朗普的行程,更像是一张精心规划的棋谱。他离开以色列后,马不停蹄地飞往埃及的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在那里,他将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主持一场盛大的加沙峰会。
![]()
这场峰会可不是小打小闹,它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大家伙儿齐聚一堂,就是为了深入探讨加沙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大计。特朗普深知,重塑中东格局,重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长期关系,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特朗普的这次“闪现”以色列,以及随后在埃及主持的和平峰会,其实就是他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加沙战争的硝烟散去,被扣押的人员重获自由,这确实给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和平曙光。然而,我们都知道,中东地区的局势,向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虽然现在停火协议达成了,但未来的和平之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你看,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就已经放话了,人质获释后,以军可不会手软,他们要直接捣毁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修建的所有地道。这符合以色列“消除加沙地带巴武装力量”和“消灭哈马斯”的既定原则。这说明以之间的矛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它根深蒂固,触及灵魂。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玩家”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那就是伊朗。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的态度很明确,伊朗总统也好,他自己也罢,都不会跟那些“攻击伊朗人民并威胁制裁”的以色列和美国打交道。这话一出,又直接给本就脆弱的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特朗普心中的和平计划能否最终实现?我们只能说,这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