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雕塑遇见假期——河北美院用美育打开全民精神新风景

0
分享至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河北美术学院凭借一场“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览”成功“出圈”。262件雕塑精品免费向公众开放,半个月吸引超10万人次到访,让校园一跃成为假期“顶流”美育打卡地。高校以开放的姿态让艺术走进大众,以有温度的文化实践为全民精神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没想到在高校里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雕塑展。带孩子来不仅能欣赏艺术,还能听学生志愿者讲解,收获特别大!”很多游客都这样感受说。此次展览从全国1300余件征稿中遴选出精品力作,河北美术学院主动打破校园壁垒,让高水平艺术资源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福利。



为让艺术真正“走进”大众,学校特别安排由雕塑专业教师组成的“导览天团”,以通俗语言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创作巧思,开设“青小塑带你来看展”线上直播平台,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即可感受艺术魅力。这种“可看、可听、可互动”的展览模式,让原本小众的雕塑艺术成功“破圈”,使校园展馆从“专业空间”转变为全民共享的“美育乐园”。





展厅内,风格各异的雕塑作品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驻足欣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让长者追忆历史;充满青春创意的《她和她的猫》引发年轻人共鸣;传递人文关怀的《彩虹》打动了中年观众;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彝乡恋曲》更成为展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青年创作者们的作品扎根时代土壤,融合艺术创新与民族美学,成为连接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审美纽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渴望通过艺术展览获得精神层面的体验。审美,正在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生活”,公众对美的追求,也正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河北美术学院的这场展览,恰好为这份追求提供了理想的载体。

作为本次展览主办方之一,河北美术学院不仅注重艺术呈现,更积极联动地方文旅资源,吸引周边省市游客专程前来。同时,学校联合多家媒体推出专题报道,从作品解读到学术延伸,展现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展览成为展示区域艺术生态的新窗口。

从“打破围墙”共享艺术资源,到以展育人培育文化自信,再到以文化赋能地方发展,河北美术学院通过“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览”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的文化担当。

“美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全民的精神滋养。把最好的艺术资源交给公众,是高校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应然之举。”学校举办者、校长甄忠义说。

未来,河北美术学院将继续以艺术为纽带,搭建更多校园与社会对话的平台,让美育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精神世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高校力量。(王春林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商报河北记者站 incentive-icons
中国商报河北记者站
中国商报河北记者站官方账号
12693文章数 41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