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 58 岁,退休前是社区的网格员,平时身体看着挺硬朗,就是偶尔会有点头晕,她总说 “人老了都这样,歇会儿就好”。
可最近一个月,张阿姨的 “小毛病” 变严重了 —— 晚上睡觉总睡不踏实,明明很累,躺下没一会儿就突然醒了,胸口发闷,还心慌得厉害,得坐起来缓好半天才能平复。一开始她以为是天热没睡好,又想着可能是退休后闲下来 “瞎琢磨” 导致的,没当回事。
直到上周,她半夜醒了之后头晕得站不稳,差点摔在地上,女儿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她做了 24 小时血压监测(就是戴了个小仪器,能记录一整天的血压变化),结果显示她夜间血压忽高忽低,峰值比白天还高,正是血压波动异常导致了她的睡眠问题。
![]()
实际上,诸多人均未察觉,睡眠时的某些异常表现,或许是血压发出的 “警示信号”。尤其当出现以下三种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这些症状或许暗藏健康隐患,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至关重要,切不可因疏忽而延误病情。
1、夜间频繁惊醒,还伴心慌胸闷
要是你最近总在半夜突然醒过来,醒了之后心里发慌,胸口闷闷的,甚至有点喘不上气,得坐起来或者打开窗户透透气才能好,那就要警惕是不是血压波动了。
通常而言,夜间入眠之际,人体血压较白昼会有所降低。这般生理变化,恰似为身体开启休憩之序,使其得以在静谧中养精蓄锐。但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夜间血压就可能突然升高,刺激心脏和血管,让大脑接收到 “不舒服” 的信号,从而把人惊醒。这种惊醒和普通失眠不一样 —— 普通失眠可能是因为压力大、想太多,而这种惊醒往往带着明显的心慌胸闷,而且醒了之后很难再快速睡着。
要是这种情况一周出现好几次,别总归结为 “没睡好”,先测测夜间的血压,看看是不是血压在 “捣乱”。
![]()
2、凌晨醒来头痛,尤其后脑勺发紧
很多人早上起来会有点头昏,但如果是凌晨(一般是 4 点到 6 点)醒来就头痛,尤其是后脑勺发紧、胀痛,那可能和血压波动有关。
医生说,凌晨是人体血压的一个 “高峰期”,就算是健康人,这个时间段血压也会比半夜高一点。但如果血压本身就不稳定,这个时间段的血压可能会飙得更高,导致头部血管扩张、紧张,从而引发头痛。这种头痛不是感冒那种 “昏沉痛”,而是像有人在后面拽着头皮,或者后脑勺被东西压着的 “紧胀痛”,起来活动一会儿可能会缓解,但第二天凌晨又会准时出现。
要是你经常这样,别随便吃止痛药,先看看血压的情况,避免因为忽视血压问题耽误调理。
![]()
3、夜间手脚发麻,偶尔伴短暂头晕
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是偶尔压到手脚会发麻,换个姿势就好了,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没压到手脚,还是会在睡梦中或醒后感觉手脚发麻,有时候还伴着短暂的头晕,那可能是血压波动影响了血液循环。
血压忽高忽低会让外周血管(就是手脚上的小血管)一会儿收缩、一会儿舒张,导致手脚的血液供应不稳定。供血不足的时候,手脚就会发麻,像有小虫子在爬,或者感觉手脚 “沉甸甸” 的。要是血压突然降得太低,还会让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短暂的头晕,比如醒了之后坐起来的瞬间,会感觉天旋地转,几秒钟后才好。
这种发麻和头晕要是反复出现,别以为是 “年纪大了血液循环差”,先排查血压,毕竟血压稳定了,血液循环才能正常。
![]()
其实血压波动异常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把它当成 “小毛病” 忽视了。尤其是中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或者平时爱吃重盐、爱熬夜的人,更要多关注睡眠中的身体信号。
日常居家时,宜备一台电子血压计。每日清晨起床后与夜晚就寝前,分别测量一次血压,并将测量结果仔细记录,以便随时掌握血压状况。要是发现睡眠中出现上面这 3 种症状,或者血压数值忽高忽低,就及时去医院看看,让医生帮忙调整。毕竟血压稳定了,睡眠才能好,身体也才能更健康,别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才重视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