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本是山东烟台苹果挂满枝头、香气满溢的丰收时节。可今年,一场连绵不绝的降雨却给当地果农浇了一盆冷水。
断断续续的雨下了半个多月,昔日干爽的果园变成了一片泥泞的“小池塘”,果农们望着枝头的苹果,眉头拧成了疙瘩,满是愁容。
![]()
原本该被阳光染得通红的红富士苹果,上色速度慢得让人着急,不少果子不仅没染上漂亮的红色,反而底色返青,着色一块深一块浅,模样格外“磕碜”。
更让人心疼的是,一些苹果还裂了口,表面爬满了像鸡爪一样的纹路,彻底失去了精品果的品相,只能被归为“酒果”,以三四毛钱一斤的低价出售。
01
苹果裂口长“鸡爪纹”,连绵阴雨是“元凶”
连续的降雨,让烟台不少果园里的红富士苹果遭遇了 “上色难题”。
刚摘袋时,果子还是透着新鲜的乳黄色,可偏偏赶上连阴雨天,阳光不足,上色进程直接 “停滞”,挂在树上许久也不见变红。
那些摘袋早一点的苹果,还算幸运地赶在下雨前上了些红色,可一场雨下来,麻烦又找上门 —— 雨水渗透、浸泡,不少果子硬生生裂了口子,表面还浮现出清晰的“鸡爪纹”。
![]()
果农们无奈地说,就算之后天晴了,麻烦也没结束:树根和苹果早就吸足了水分,太阳一晒,果肉里的水分受热膨胀,果子很可能会继续开裂,损失只会更大。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烟台红富士苹果能卖出六七块钱一斤的好价钱,可这些裂口、带 “鸡爪纹” 的果子,只能被当作酿酒用的 “酒果” 处理,一斤才卖三四毛钱,价格连正常果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让人揪心的是,长时间的降雨让果园里积满了水,苹果树根被泡在水里太久,已经开始沤烂。果农们忧心忡忡:照这样下去,明年恐怕又有一批果树要枯死了。
02
裂果让果农头疼不已,两大原因揭开背后真相
在果树种植的诸多难题里,苹果裂果绝对是让果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为什么烟台苹果在采收季遇到多雨天气,就容易出现裂果呢?核心原因在于水分供应失衡,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
一方面,若苹果生长前期遭遇干旱,果实里的细胞膨大速度会变得缓慢,果皮细胞的发育也会变得不均衡,有些甚至会提前受损、老化,就像给果子套上了一层 “脆弱的外壳”。
等到采收季突然遇到多雨天气,土壤里的含水量急剧增加,果肉细胞会迅速吸水膨胀,可此时果皮细胞的膨胀速度已经跟不上果肉细胞了,两者 “步调不一”,果皮承受不住果肉的挤压,就会裂开,形成裂果。
另一方面,多雨天气后如果突然出现高温,红富士苹果的梗洼和肩部容易积住雨水。在强光和高温的作用下,这些积水会很快蒸发,原本处于低温、高湿环境的果皮,突然遭遇高温、干燥的 “骤变”,组织会受损并迅速老化,果皮细胞的分裂速度远远滞后于果肉细胞,最终导致果皮开裂。
一旦苹果开裂,不仅会出现明显的裂痕、凹陷,严重时甚至会果肉外翻,直接从精品果降为次果或残次果。
更糟糕的是,裂口会成为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入侵的 “通道”。在多雨高湿的环境下,微生物极易在裂口里滋生,导致果肉腐烂、霉变,不仅口感变差、风味消失,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只能被丢弃。
03
苹果上色难?光照被破坏+温湿度失衡,双重影响色素合成
烟台苹果在采收季因多雨出现上色难,问题出在光照条件被破坏,同时温湿度的剧烈变化也干扰了色素的合成,两者共同导致了果子“难变红”。
![]()
苹果上色主要依靠果实内花青素的积累,而花青素的合成,离不开充足的光照。连续降雨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阴天,光照强度大幅减弱,光照时长也明显缩短,这不仅会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会直接 “阻断” 果实内花青素的生成。
没有足够的光照 “助力”,花青素就像失去了 “原料”,根本无法大量积累,果子自然难以染上漂亮的红色。
除此之外,适宜的昼夜温差和湿度,也是花青素积累的重要条件,可多雨天气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
雨天里,白天温度升不上去,夜间温度又降不下来,昼夜温差变得很小。而较大的昼夜温差原本能减少果实的呼吸消耗,帮助糖分积累,可现在温差缩小,糖分积累不足 —— 要知道,糖分可是合成花青素的 “核心原料”,原料不够,花青素的合成自然会受影响,果子上色也就成了难题。
此外,多雨天气还会间接改变树体的养分供给方向,进一步不利于果实上色。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效率会下降,同时过多的水分会刺激枝条疯狂生长,树体就会把更多的养分输送给新梢,让新梢 “抢” 走了原本该供给果实的养分。
果实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来积累糖分和色素,上色自然会变慢,甚至出现底色返青、着色不均的情况。
04
栖霞红富士:一口 “咔嚓” 脆,汁水满口腔
提到烟台苹果,不少人都会想起那一口 “脆甜爆汁” 的绝佳体验 —— 色泽红润鲜亮,果皮薄而有韧性,个头饱满匀称,咬下一口,甘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脆爽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丰沛的汁水顺着喉咙流下,满是清爽。
![]()
尤其是成熟的栖霞红富士,还带着一股明显的自然苹果清香。这种香气不刺鼻、不刻意,反而格外持久:切开果子时,香气会随着果肉的暴露慢慢散开,萦绕在鼻尖;咀嚼时,香气又会混合着果肉的滋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让人越吃越想吃。
它的果肉密度格外大,咬下的瞬间,能清晰地听到 “咔嚓” 一声脆响,清脆的口感格外过瘾。而且,它的果肉不容易发面、变软,就算储存1-2个月,拿出来吃依旧能保持较好的脆度,不会出现 “放几天就绵” 的情况。
切开后果肉呈淡淡的淡黄色,纹理均匀又细腻,咀嚼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纤维感,不会有粗糙的残渣粘在牙齿上,吞咽起来格外顺滑。
![]()
糖度通常在14%-18%之间,一些优质果的糖度甚至能达到20%以上,入口就能尝到明显的清甜,甜而不腻。
不过,烟台苹果并非纯甜无酸,而是带着一丝轻微的自然果酸。这股酸感很柔和,不会让人觉得刺激,反而能和甜度完美平衡,形成 “甜中带微酸” 的丰富风味层次。吃完后,口腔里不会有发腻的感觉,反而会留下一股清爽的余味,让人忍不住想再咬一口。
![]()
而且,它的果肉水分含量极高,咬下的瞬间,汁水就会快速充盈整个口腔,却又不会过分稀释果肉的口感 —— 脆爽的果肉、清甜的味道,再加上满溢的汁水,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脆甜+爆汁” 的独特复合体验,每一口都是享受。
![]()
05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状态、不同大小的烟台苹果,口感还会略有差别:刚采收的栖霞红富士,脆度最高,酸度会稍微明显一些,整体风味更清新;经过1-2个月的低温储存后,酸度会逐渐降低,甜度会更突出,果肉也会略微变软,口感更温润。
而单果重200-250克的苹果,口感通常最佳 —— 果肉的紧实度、甜度和汁水含量都恰到好处,过大的果子可能会出现中心果肉偏绵的情况,过小的果子则在风味和汁水方面稍显不足。
信息来源
九派新闻,《山东烟台苹果采收季遇多雨,果农:苹果开裂、不上色,优质果少得可怜》
植物档案
中文名:红富士
俗名:着色系富士
种属:蔷薇科苹果属苹果种植物。
花期:4月底;果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
分布:原生地为日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