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阿姨,您这又做腌酸菜啦?一天一碗,人都说开胃解腻,家里人也都爱吃吧?”
“唉,医生,这几十年一直都是这样,从小吃到大,也没啥大毛病。可最近听人讲,酸菜吃多了,居然和某种癌症有关系,真的假的啊?”
门诊里,62岁的刘阿姨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门诊化验单,眼神里满是担忧。她身边的不少邻居也都有同样的习惯,自家腌酸菜,一年四季饭桌上离不了。
可最近小区里有人生病,传言“长期吃酸菜容易得癌症”,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心里都“打鼓”。
![]()
到底,酸菜吃多了真会致癌吗?还是只是无端的恐慌?你是否也在默默担心着家里的老人,或是自己每天的一碗酸菜?
医生到底怎么看?看完今天的文章,你一定能涨不少知识,尤其是文末关于“如何安全吃酸菜”的内容,很多人都容易忽视,建议保存收藏。
酸菜,作为我国北方及西南多地传统“发酵蔬菜”,因其口感脆嫩、开胃下饭且储存时间长,长期被认为既节省又健康。大量家庭每年自腌酸菜,尤其在冬天,成为主食搭配。
但近10年,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权威医院的随访数据均提示:某些地区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与高频率摄入腌制食品存在关联。
比如,2015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报道,在我国东北三省,超过70%的胃癌患者有长期吃酸菜的习惯。日本和韩国的公开数据也显示:腌制蔬菜高消耗人群的胃癌风险显著高于低消耗人群,高出32.4%。
![]()
为什么?医生带来权威解释:
新鲜蔬菜腌制发酵后,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肠道与蛋白质反应,可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还有部分家庭自腌过程中,卫生不到位或腌制时间过短,会导致亚硝酸盐短时间内异常升高。
数据显示,自腌酸菜中亚硝酸盐最高可达45.2mg/kg,而新鲜蔬菜不足0.4mg/kg。
此外,酸菜中的高盐、反复加热,也被认为会损伤胃黏膜,降低胃部防护能力,促进癌变风险。
可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非每天大量食用酸菜,也并非所有酸菜都有高致癌风险。那究竟应该如何科学看待“酸菜致癌”?
现实中,偶尔一顿酸菜火锅,或者一周吃一两次酸菜包子,并不会立刻增加患癌风险。但是,如果长期(>3-5年)每天吃腌制酸菜,且一次摄入量超过50g,并且多为自家腌制且不讲究卫生,以下健康风险就值得关注。
![]()
胃部慢性炎症
亚硝酸盐、过高盐分易导致胃黏膜长期炎症,出现反酸、隐痛、消化不良等。一项6000人的流行病学随访研究显示:腌制蔬菜高摄入人群中,慢性胃炎发生率高出常规饮食人群14.9%。
癌前病变增多
反复刺激胃壁,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理变化。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数据显示,酸菜常吃者胃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3.7%,而适度摄入者为7.2%。
恶性肿瘤风险上升
东北、云南等地的临床筛查发现,酸菜及其他腌制品摄入量明显与胃癌、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项覆盖8.6万人12年随访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腌菜类食品超50g者,胃癌终身风险提高约19.5%。
但值得重申的是,癌症的发生多种因素作用,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长年重口味饮食、吸烟饮酒等同样重要,不能单一归咎于酸菜。
![]()
益生菌及植物多酚助力健康?
部分正规发酵酸菜富含益生菌、膳食纤维、抗氧化多酚等,有助于肠道健康,但这些微量营养物质不足以抵消高盐和亚硝酸盐致癌的风险,尤其自家腌制风险不可控。
酸菜并非“洪水猛兽”,完全忌口并非必须。但想要科学健康享用酸菜,医生和权威指南都给出了建议,尤其第3条,长期被很多人忽视。
适量为宜,低频率摄入
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在50g以内为宜,避免作为每日必吃配菜。
![]()
选购有保障的产品
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酸菜,优先选购真空包装、检测合格并标注无亚硝酸盐超标产品。自家腌制一定讲究卫生环境、足够时间(通常腌制15天以上,亚硝酸盐含量才开始下降)。
冲洗去盐,烹调温和
每次食用前用清水多次冲洗,能去除部分盐分和杂质;少用高温煎炸或反复烧煮。
均衡饮食,少搭配烟酒重口味
避免酸菜和高脂、烟熏、腌肉等同吃,减少整体癌症危险因素暴露。
![]()
有慢性胃病或家族肿瘤史者,更要慎食
患有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家庭有消化道肿瘤既往史的人群,更建议严格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频次与数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