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主任田文侠介绍,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于2023年11月正式建成启用,目前已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保存量居全国林草系统首位。
![]()
田文侠介绍,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的“芯片”。根据国家林草局规划,全国布局建设“1主6分”共7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目前,山东分库、新疆分库、湖南分库已投入使用,内蒙古分库(国家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海南分库开始试运行,雄安主库、青海分库正在建设中。雄安库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已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国家林草局还布局建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209处和国家草种质资源圃20处,共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10万余份;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布局建设了417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保存库。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国家和省两级布局,原地、异地、设施保存3种方式相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据了解,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是全国最早投入运行的国家级设施库,于2023年11月正式建成启用。该分库总投资6454万元,建筑面积4141平方米,设计容纳资源70万份。目前,该库已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居全国林草系统首位。
![]()
山东分库将立足山东、覆盖华东、辐射东亚,建成华东地区集林草种质资源保存、科研交流、人员培训、宣传教育、信息共享于一体的林草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同时,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国家、省两级“三位一体”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实现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全覆盖。
针对种子保存寿命问题,田文侠解释说,种子寿命指的是种子群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种子库的核心职责正是通过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延长种子的保存寿命。
下一步,山东将持续加强和规范山东分库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设,推动山东分库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