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为全面展示果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中共果洛州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果洛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开展“果洛州‘民族团结’文学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即日起,青海在线网不定期选登优秀作品,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
当第一缕秋风掠过玛多县草原时,扎陵湖便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悄然换上了秋的盛装。这座藏语意为“白色长湖”的高原明珠,在海拔4294米的天地间,以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民族团结、生态保护交织的动人故事。
踏入这片土地,扑面而来的是高原特有的凛冽与清新。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下,扎陵湖宛如一条蜿蜒的白色丝带,静静地铺展在大地之上。湖面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21.6千米,面积达526平方千米,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仿佛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跳跃。湖水清澈见底,水色碧澄发亮,与岸边渐渐泛黄的草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
沿着湖畔漫步,脚下的草地虽已失去了夏日的翠绿,却换上了一层温暖的鹅黄。微风拂过,草浪轻轻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秋色的渲染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红的似火,黄的如金,与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
扎陵湖的秋,不仅是色彩的盛宴,更是生命的乐章。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片曾经遭受过破坏的土地逐渐恢复了生机。扎陵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水源蓄积地和调节径流的天然水库,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家园。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野生动物的身影。
瞧,那群藏羚羊,如同灵动的精灵,在草原上轻盈地奔跑着。它们全身分布着淡棕褐色浓密的毛发,背部毛发尤为厚重,以适应常年寒冷的气候。此时,它们的皮毛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不远处,几只野牦牛正悠闲地低头吃草,庞大的身躯显得格外沉稳。它们那粗壮的四肢和弯曲的牛角,彰显着力量与威严。还有那藏野驴,成群结队地在草原上穿梭,它们奔跑的姿态优雅而矫健,发出阵阵欢快的嘶鸣声,仿佛在为这美丽的秋天欢呼。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民族团结的旋律也始终回荡。各族人民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为生态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生态管护员们,便是这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交响曲中的主角。他们大多是当地的藏族同胞,凭借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熟悉,日夜坚守在岗位上。
老扎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生态管护员,他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穿上那件印有“生态管护员”字样的制服,带着望远镜和笔记本,踏上巡查之路。他会仔细地观察湖边的生态环境,记录下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检查是否有非法捕猎、破坏植被等行为。在与队友们的巡查过程中,他们相互协作,分享着各自的发现和经验。无论是汉族、藏族还是其他民族的队友,都像一家人一样,共同为了保护扎陵湖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有一次,在巡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藏羚羊。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藏羚羊抬上车子,送往附近的救助站。在救助站里,各族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藏羚羊进行治疗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藏羚羊终于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那一刻,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又为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增添了一份希望。
秋日的扎陵湖,在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的交织下,焕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见证着各族人民携手共进的坚定步伐。当我们站在湖边,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民族团结的自豪之感。
夕阳渐渐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扎陵湖上,将整个湖面染成了一片橙红色。远处的山峦、草原和野生动物,都被这温暖的光芒所笼罩,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这美丽的秋日里,扎陵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原之上,闪耀着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的光芒,诉说着一个关于和谐、共生的永恒故事。而我们,也将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继续前行,为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雯,喜爱读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