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是开国上将之首,却长期不受重用,73岁才至副国级,活到102岁

0
分享至

他,开国上将里的“扛把子”,打仗有一套,写书更拿奖!



但你敢信,这样的传奇人物,竟然长期没有受到军事领域的重用,直到73岁才荣升副国级,活到102岁才算圆满。

血火中炼成将帅,建国后缘何“沉寂多年”?

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一个普通农家,家里世代务农,生活并不宽裕。可他天生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小时候读书就比同龄人懂事。



1924年,年仅15岁的萧克,怀揣报国梦想,投身到革命洪流。那时候,国内局势乱得一锅粥,军阀混战、百姓流离,萧克一心想要“救国救民”。

他先后参加了北伐、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毛主席、朱老总闯南走北。萧克打仗的本事,可不是纸上谈兵。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路上,萧克都是冲锋在前。有人说,萧克是“战场上的拼命三郎”,枪林弹雨里,他总是带头冲锋、敢打硬仗。



到了抗战时期,萧克更是屡立战功。百团大战、攻打日伪据点、游击战术,萧克用聪明劲头打出不少“奇招”。

部队里的人都知道,萧克打仗讲究脑子,既有一股狠劲儿,又有一套谋略。他的兵,打仗爱跟着他,老百姓也喜欢这个“讲理”的军官。

抗战爆发后,萧克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都立下了不少大功。他带兵讲究“兵以民为本”,不乱杀、不抢掠,深得民心。



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他是主力之一。打鬼子、除汉奸、救老百姓,萧克干得有板有眼。他最擅长的是“运动战”和“游击战”,带着队伍在敌后神出鬼没。

日军多次围剿,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即便在最艰苦的岁月,他也坚持“兵不能离民,军纪要严明”。有人说,萧克带队伍,既有铁血也有温情,难怪能成大器。

新中国成立后,按说像萧克这样“战功赫赫”的老将,前途肯定“平步青云”。1955年,授衔仪式上,萧克被排在上将第一位,风头一时无两。



可谁能想到,之后的几十年,他却“渐渐淡出”主流舞台,甚至一度被“闲置”。原因其实挺复杂。一方面,萧克脾气直、说话实在。

另一方面,历史时期风云变幻,干部调整频繁,有的人“上去了”,有的人“下来了”,萧克恰好赶上了“冷板凳”。

有人总结,说萧克是“能文能武,却不善钻营”的典型。的确,萧克骨子里有一股“湖南人认死理”的劲儿,宁愿“站着说话腰疼”,也不愿违心做事。

73岁高龄荣升副国级

直到动荡期结束后,萧克这才重归中央,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官至副国级。那一年,他已经73岁,头发花白,依旧精神矍铄。



很多人感慨:一个为国家拼了一辈子的老将,直到古稀之年才“享受荣誉”,这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最清楚。可萧克却很淡定,他说:“能为国家做事,什么时候都不晚。”

从此以后,萧克全身心投入到军事理论和写作中,用自己的“后半生”,为国家军事现代化添砖加瓦。

说到萧克晚年,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文武双全”的本事。很多人不知道,萧克不光会打仗,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退休以后,他没有选择安度晚年,而是拿起笔头,开始回忆战争岁月、总结军事理论。他的代表作《浴血罗霄》,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了红军早期的艰苦奋斗史。



书里既有枪林弹雨的惊心动魄,也有士兵兄弟的血肉温情。写得真实、感人,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作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国上将,萧克用文字“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晚年的萧克还积极参与军事理论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为国家军事改革出谋划策。他常常说:“打仗要用脑子,写书也得用心。”

从战场到书房,萧克都能游刃有余,这种“军人学者”,在中国军史上绝对是少见的“活标本”。

一代人的风骨

萧克的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但最后却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102岁的高龄,见证了咱中国从贫弱到崛起的全过程。有人开玩笑说,萧克这一生“把苦都吃遍了,把福也享全了”。



他晚年生活非常简朴,不讲排场,不追求奢华,最喜欢的就是和家人、朋友聊聊天,看看书,写写回忆录。

有一次,有人问他长寿秘诀,萧克哈哈大笑:“心里没事,身体就没病。活着就要开心,别和自己过不去。”

这种豁达、乐观,正是他“百岁人生”的底气。回头看看萧克的一生,你会发现:他不是没有机会“火箭升天”,而是选择了坚持做自己。



面对风风雨雨,他没变形、没弯腰,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骨气”和“学者的清醒”。哪怕一度被边缘化,他也没抱怨、没灰心,而是默默坚守、默默奉献。

到了晚年,萧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最宝贵的,不是官多大、钱多少,而是有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人活一世,能做到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比什么都值钱。

萧克这位开国上将,虽然年轻时并非“平步青云”,甚至长期被“冷落”,但他始终不忘初心,最终用一生的坚守和奋斗,换来属于自己的荣光。



这不禁让人感慨:人生路上,谁都难免起起落落,但只要你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萧克的故事,正是咱中国无数奋斗者的缩影。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人生也不会辜负真正有信仰的人。萧克,这位“既能打仗、又能写书”的传奇上将,活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参考资料:
《“军人学者”萧克:唯一获过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开国上将》——中国军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boss外传 incentive-icons
boss外传
天下人物多,且听楚楚说
5281文章数 342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