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陀区的真如寺内,一座古朴的大殿与一棵苍劲的银杏树,已并肩站立了650年。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位于普陀的“真如寺大殿·古银杏”成功入选,成为全国28对组合中上海唯一上榜的一对“搭档”。
真如寺大殿,是上海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内木构件上留有多处元代工匠的墨书题记,其中清晰记载:“旹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即公元1320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上午八时,此殿初建。
而那株古银杏,就立于大殿之前,植于建寺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记载:“殿前有古银杏一株,树龄约五六百年。”1986年,经专业勘测,它被认定为一级保护古树,正式编号“0067”,距今已有650年的树龄。
殿与树,一静一动,缘何可以矗立近七百年之久?
古树长青的秘密
“我与这棵古树打交道已有十五年了。”普陀区绿化建设管理中心社区绿化指导科的殷英说道。在她看来,古树能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既得益于其自身的生命力,也离不开一套科学、精细且持之以恒的保护体系。
保护工作以“日常巡查+专项复壮”双线并进。普陀区自我加压,建立了严于市级标准的巡查机制——古树每月巡查两次,恶劣天气更须当天抵达现场,确保问题能被第一时间发现。而在长达数十年的守护中,几次关键性的“专项复壮”尤为关键。
清腐防腐工作
时间回溯到1991年,那是对这株古银杏的首次系统性干预。工作人员清除了树周杂物,建立起规范的保护区,设置了古树保护铭牌,并开始系统实施清腐防腐及补洞。这些工作细致如外科手术:需仔细剔除腐烂木质,彻底消毒后,再用桐油等天然材料反复涂刷,最后再根据树体内部情况处理,树洞整个修复过程持续2个月,为古树奠定了延寿的根基。
到了2018年,一场针对最大威胁——白蚁的专项防治全面展开。鉴于真如寺整体为木结构建筑群,白蚁易发,上海市古树办启动专项课题,采用“饵站+诱木”的先进技术进行诱杀。工作人员每周观察饵站情况,那一年的治理方法沿用至今,深秋时节已不见白蚁踪迹。
11月变成“金黄色”的古银杏
“我们和寺庙共同负责,他们负责日常管护,在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的指导下,我们提供技术托底。”殷英说。这种“双轨制”管护,让专业与日常完美结合。与此同时,土壤改良、菌根菌施用等看不见的养护,也在年复一年地改良着古树的生长环境。
所有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最终都化为枝头那一片片新绿,让这株穿越六个多世纪的古树,在每一个春天都能焕发新的生机。
古殿屹立的智慧
真如寺大殿,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跨越700年的屹立不倒,既是古代工匠非凡智慧的见证,也是一场持续的陪伴和守护。
走进大殿,其经典的单檐歇山顶轮廓舒展,尽显宋元时期的江南风韵。支撑起整座殿堂的16根柱子中,至今仍有10根是元代的原物柏木柱,加之6个元代石柱础,构成了建筑坚实的“骨骼”。
真如寺大殿
更令人惊叹的,是深藏于榫卯梁柱间的抗震智慧。大殿的檐柱并非笔直竖立,而是柱头微微内倾(约0.5°—1°),形成稳固的斗形结构。这种名为“侧脚”的古老工艺,让建筑在面对震动时,能如一个整体般微微摇摆,巧妙地将破坏性的力量消解于木构件的弹性之中,这正是它得以穿越百年风雨与地震威胁的结构密码。
而智慧的传承,离不开持续的保护。普陀区文旅局(区文物局)严格依法履职尽责,指导并督促文物安全责任单位履行好文物安全责任,做好真如寺大殿保护各项相关工作。真如寺大殿从下到上,每一处都被细致关照——在近年的修缮中,屋面进行了修补并重铺防水;所有木构件都重新刷上传统桐油,并实施了专业的白蚁防治,致力于让这座古老殿宇在延续生命的同时,完整保留其历史原真性。
真如寺大殿和古银杏的冬日景象
普陀区文旅局(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入选是对我们文保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协同各有关单位共同做好文物和古树名木的系统性保护,同时共同做好协同保护对象的全面保护、科学管护和深入阐释工作,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
真如寺大殿静立于此,承载着700年不变的历史信息;而古树却年年发芽、岁岁落叶,用生命记录着时光。协同保护,让静与动之间相互印证,为城市留下完整的记忆。
从此,真如寺大殿与古银杏不再仅仅是普陀的重要文化标志。它们一位用木构梁柱铭刻历史,一位用年轮枝叶焕新时光,共同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可触、可感、会生长的“活态遗产”,向未来静静诉说着关于传承与守护的故事。
原标题:《全市唯一!“真如寺大殿·古银杏”入选国家首批协同保护名录》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施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