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包中华,我被女婿当众羞辱,一气之下,我回了农村老家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女婿生气的说:"中华?爸,您什么时候开始抽这么贵的烟了?"

我尴尬地解释:"这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送朋友的。"

"送朋友?"女婿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咱们什么家庭,还抽中华?我每个月辛苦工作,也不敢这么奢侈啊。"

面对女婿的不依不挠,一气之下,我回了农村老家。

可不知为什么,半月后,女婿满脸堆笑的,提着礼品上门道歉......



01

我叫张庆安,今年六十三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

老伴三年前因病离世,留下我一个人在老家孤零零地生活。

为了方便照顾独生女儿张晓云,我在两年前卖掉了老宅,搬到了城里与女儿一家同住。

女儿女婿在城里买了套三居室,女婿陈明在一家外企做中层管理。

女儿在医院当护士,小外孙刚上小学二年级。

表面看起来,这是个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家庭。

但只有我知道,在这个家里,我的存在就像是一颗多余的棋子。

"爸,您别忙了,我来收拾厨房。"晚饭后,女儿看我在厨房里洗碗,连忙跑过来接手。

"没事,你忙了一天了,休息吧。"我笑着摆摆手,继续手上的活计。

这时,女婿陈明从客厅探出头来。

眼神里带着几分不耐烦:"晓云,快点收拾完,《跑跑吧》要开始了。"

女儿应了一声,又对我说:"爸,您去看会儿电视吧,这里我来。"

我知道女儿是好意,但更明白女婿的不情愿。

自从我搬进来,女婿对我的态度就一直不冷不热。

虽然表面上还算客气,但那种嫌弃的眼神却怎么也藏不住。

"爷爷,帮我检查一下作业吧。"小外孙豆豆从房间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作业本。



我接过作业本,正准备翻开,女婿突然出声:"豆豆,去妈妈那边,爷爷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别麻烦他。"

"可是妈妈在收拾厨房..."豆豆小声嘀咕。

"那就等会儿,先去看电视。"女婿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看着豆豆失落的背影,心里一阵刺痛。

我知道,在女婿眼里,我就是个没用的老头子,连检查小学二年级的作业都做不好。

其实我小学毕业后就没再读书了,但一辈子辛勤劳作,识字认数完全没问题。

在女婿面前,我总是尽量不说话,不参与他们的谈话,生怕自己说错什么,给女儿丢脸。

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起床打扫卫生,准备早餐,送豆豆上学。

白天洗衣做饭,打理家务。

晚上早早回房,不打扰他们夫妻生活。我努力让自己存在感降到最低,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

"爸,您别太累了,我们请个小时工来做这些事。"女儿心疼我。

"不用,不用,我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情还能活动筋骨。"我连忙摆手,生怕成为家里的累赘。

女婿从来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只会在我偶尔做错事情时,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指点我。

比如我有一次洗衣服时不小心把他的白衬衫和豆豆的红T恤混在一起洗了,结果白衬衫染上了粉色。

"爸,您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就别碰这些事了。"女婿皱着眉头说,语气里满是嫌弃,"这衬衫可是我明天开会要穿的。"

我只能低头认错,心里却在想:农村老人进城,到底有多难?

02

来到城里后,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下午去小区的休闲亭里坐坐。

那里总有几位和我年纪相仿的老人,聊聊天,下下棋,日子倒也不算太难熬。



在那里,我认识了孙李成。

他比我大两岁,但看起来精神矍铄,总是穿着整齐的衬衫,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

与我不同,他不是随子女进城的农村老人,而是在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城市人。

"老张,来一根?"孙李成总是这样,笑呵呵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盒中华烟,递给我一根。

"哎呀,又麻烦你了。"我不好意思地接过烟,点上后深吸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

孙李成摆摆手:"客气什么,咱们这把年纪了,有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不容易。"

确实,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孙李成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们经常一起下象棋,他棋艺很好,总是让我几个子,我却还是输多赢少。

每次输了,他就会笑着说:"老张,再来一盘,这次我让你车马炮。"

渐渐地,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

每天下午三点,我准时来到小区亭子里,他也总是提前等在那里,手里拿着象棋和那盒中华烟。

其实我很羡慕他的生活,退休金每月有八千多,儿子孙子都很孝顺,生活无忧无虑。

相比之下,我这个农村来的老头子,连自己的退休金都没有,全靠女儿女婿养活。

"老张,你别总是这么拘束。"孙李成看穿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咱们是朋友,抽我几根烟算什么。"

"可是..."我欲言又止。

"没什么可是的,下棋吧。"他摆好了棋盘,笑着说,"今天我非得赢回来不可。"

就这样,我们的友谊在一盘盘象棋、一根根香烟中慢慢加深。

孙李成经常和我分享他年轻时的故事,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步爬到科长的位置,如何把儿子培养成才。

听他讲述这些,我总会想起自己平凡的一生,不由得有些惆怅。

"老张,人生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而在于你是否走得开心。"孙李成总是这样安慰我,"你把女儿培养得这么好,还有这么可爱的外孙,已经很成功了。"

他的话让我感到些许安慰。

是啊,虽然我没什么大出息,但女儿健康成长,工作稳定,这不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吗?

03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和孙李成的友谊越来越深。但是,每天都抽他的中华,我心里越来越过意不去。

"老孙,总是抽你的烟不好,我得回礼才行。"一天下棋时,我认真地对他说。

"老张,你这就客气了。"孙李成笑着摆摆手,"咱们谁跟谁啊。"

"不行,礼尚往来,这是规矩。"我坚持道。

看我态度坚决,孙李成也不再推辞:"那行,你看着办吧,不过别破费。"

第二天,我特意提前出门,来到附近的超市。

站在烟柜前,我犹豫了好一会儿。

孙李成一直抽中华,我自然也不能买差的回礼。

可是一看价格,我心里直发颤:一条中华,六七百。

"算了,买两盒吧。"我心一横,从口袋里掏出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两盒细杆中华。

付完钱,我小心翼翼地把烟放进口袋,心里还有点忐忑。

走出超市,刚准备回家,却意外看到女婿陈明的车停在路边。

他下车后,看到我手里拿着购物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爸,您这是去买东西了?"他走过来,语气里透着几分好奇。

"嗯,买点小东西。"我含糊地回答,不想让他知道我买了烟。

但女婿似乎对我手中的购物袋很感兴趣。

走近后直接从我手里接过袋子:"我帮您拿吧,买了什么呀?"

还没等我阻止,他已经打开袋子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了:"中华烟?爸,您什么时候开始抽这么贵的烟了?"

我尴尬地解释:"这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送朋友的。"

"送朋友?"女婿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爸,两盒烟一百多!咱们什么家庭,还抽中华?我每个月辛苦工作,也不敢这么奢侈啊。"

他的话就像一把刀,狠狠刺进我的心里。

虽然我知道,以我的身份,买这么贵的烟确实有些奢侈,但被当众这样指责,我感到无比羞辱。

"我...我用的是我自己的钱..."我小声辩解。

"您的钱?"女婿冷笑一声,"爸,您进城后有工作吗?有收入吗?您花的每一分钱,不都是晓云辛苦赚来的吗?"

我站在原地,脸涨得通红,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们这边。

那一刻,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别说了..."我低声恳求。

女婿虽然不在说话,但那种鄙视的眼神却让我如坐针毡。

04

回到家,女婿一进门就把事情告诉了女儿。

"晓云,你知道吗?你爸去超市买了两盒中华烟,说是要送人。"女婿坐在沙发上,语气里满是不满。

女儿从厨房出来,惊讶地看着我:"爸,您什么时候开始抽这么贵的烟了?"

"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送朋友的。"我解释道,"老孙这段时间经常请我抽烟,我想回礼。"

"老孙是谁啊?"女婿插嘴问道。

"就是小区里那个经常一起下棋的。"我小声回答。

"哦,就是那个总穿着西装,看起来挺有派头的老头?"女婿眼中闪过一丝轻蔑,"爸,您觉得人家会稀罕您这两盒烟吗?人家家里条件那么好..."

女儿皱了皱眉,轻声道:"陈明,别这样说。"

"我这不是实话实说吗?"女婿不依不饶,"爸,您想过没有,咱们家每个月的开支有多大?房贷、车贷、豆豆的学费、生活费,还要负担您的生活费。我不是小气,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确实,自从搬到城里,我就成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虽然女儿从来不说,但我心里很清楚,我的存在给他们增添了不少压力。

女儿看我情绪低落,连忙打圆场:"爸,您也别难过,陈明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这烟确实有点贵,以后买便宜点的也能表心意。"

女婿冷哼一声:"我看根本不用买。人家那种条件的人,会在乎您这点小恩小惠吗?说不定人家还笑话您呢。"

"够了!"我突然站起来,声音微微发抖,"我知道自己是个累赘,但也用不着你这样羞辱我!"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女儿惊讶地看着我,女婿则一脸意外,似乎没想到我这个一向逆来顺受的老头子会突然爆发。

"爸,您别激动..."女儿连忙过来安抚我。

"晓云,我决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别担心,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爸!"女儿急了,"您别这样,陈明他只是一时口快..."

"不用解释了。"我摆摆手,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我明天一早就走。"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起这两年在城里的生活,心里百感交集。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城市生活,不适合和年轻人住在一起。在老家,至少我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熟悉的邻居和朋友,不必看别人的脸色生活。

第二天一早,我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趁女儿女婿还没起床,悄悄离开了家。

离开前,我在餐桌上留了张纸条,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我,等我调整好心情会再联系。

回到老家,我重新收拾了荒废的菜园,种上了蔬菜,日子倒也清闲自在。

女儿每天都会打电话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但我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我正在院子里除草,突然听到一阵汽车喇叭声。

抬头一看,女婿陈明的车停在了院子门口。

他提着几个大袋子,满脸笑容地向我走来:"爸,我来看您了!"

看到他这副嘴脸,我心里一阵诧异。

这半个月来,他一个电话都没打过,现在怎么突然上门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