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亦炜
近日,笔者在与苏北某县县委主要负责人交流时,听到一个观点,颇受启发。他认为,人才是分类的,既有高精尖人才,也有实操型人才;人才也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所长之处。不是每个县都能成为高精尖人才高地。结合发展特点,招揽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人才,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这种“错位引才法”,彰显了科学的人才观,反映了因地制宜的智慧。应该看到,不论身处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拥有何种学历,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建树,都能称作人才。如果对不同人才厚此薄彼,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此前有的地方盲目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工作站、给予政策和资金补贴,却没有配套的产业资源和行业平台,最终无法留住人才。专心寻找适配人才,必须对自身发展阶段和实力有清晰认知,避免卷入毫无目标的引才竞争。
引才,关键在于务实。在江苏,苏州在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中设立电商人才专项,申报者最高可获30万元补贴;句容拿出农村闲置资源“腾笼引凤”,重点招引一批青年“新农人”;无锡高新区吸引“新乡人”“归乡人”入驻,助力民宿产业发展……扭住比较优势、紧盯关键需求,才能实现错位引才、精准引才。这种“错位”,是对人才成长负责,也是对地方发展负责。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错位引才”的启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6日 05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