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8 年开始,中美之间的芯片大战就从背地里摆到了明面上。为了卡中国芯片技术的脖子,美国政府不光自己严格限制中美芯片贸易,还仗着政治影响力,逼着盟友也遵守它那霸道的禁令。
可就在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有个年薪超 4 亿人民币的美国工程院院士,居然敢公开跟中国合作。这个美国籍的女科学家到底是啥来头?她为啥有胆子跟美国霸权政府对着干呢?
![]()
一、苏姿丰:从拆电器的姑娘到 “游戏宅男” 的神
对普通人来说,“苏姿丰” 这名字听着普通又陌生,没几个人知道她是谁。可在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宅男圈子里,苏姿丰绝对是 “神” 级人物,铁粉多到数不清。
这个总戴无框眼镜、多次上美国《财富》杂志、在全球都有影响力的女企业家,1969 年 11 月 7 日出生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3 岁的时候,因为爸爸要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数理统计博士,一家人就搬到美国定居了。
跟别的文静姑娘不一样,苏姿丰小时候就特别爱 “折腾”—— 大人稍微没看住,她就把家里的各种小电器拆得七零八落。可爸妈没怪她,反而夸女儿动手能力强。这也让苏姿丰对电子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还专门考上了纽约布朗克斯科学高中。
作为超级学霸,苏姿丰 17 岁就考上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主攻电机方向。到了更高的学习平台,她更是拼命吸收知识 —— 大一的时候,把空闲时间全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提前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大二时,别的同学还在按部就班学专业课,她已经开始研究 SOI 技术了。
![]()
因为知识面广、能力强,快毕业的学长学姐还邀请她加入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21 岁那年,苏姿丰拿到电气工程学士学位,接着读研究生;两年后顺利毕业,拿到硕士文凭;1994 年,25 岁的她通过论文答辩,成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博士。
这么优秀的人才,走到哪儿都抢手。刚博士毕业,苏姿丰就收到好多半导体大企业的 offer。深思熟虑后,她选了 IBM 的研发部门。
IBM 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光员工就有 30 多万,研发部门里更是藏龙卧虎。可就是在这么多高手当中,苏姿丰只用了不到半年,就凭实力当上主管,让不少头发都熬秃的前辈都听她指挥。
1999 年,刚满 30 岁的苏姿丰因为技术能力突出,被当时的 CEO 路易斯・郭士纳看中,提拔成自己的技术助理。苏姿丰可不是只会搞技术的 “宅女”,双商超高的她特别会学习、抓机会。跟在路易斯・郭士纳身边才一年,她就当上 IBM 新兴项目总监,还代表公司跟索尼、东芝谈成了芯片开发合作。
![]()
2007 年,在行业里已经小有名气的苏姿丰离开 IBM,加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当首席技术官。过了 40 岁,她的能力更突出,还被推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多媒体部总经理。
在她推动下,飞思卡尔完成了多个产品组的整顿,还开发出 MSC8156 数字信号处理器,她在公司里的威望越来越高,成了新总裁的热门人选。可就在事业快到顶峰时,苏姿丰却出人意料地接了个 “烫手山芋”,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二、接盘 AMD:她把快倒闭的公司救活了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光金融机构惨了,连芯片制造企业也没躲过。AMD 公司是苏姿丰出生那年成立的,曾经跟英特尔不相上下,可也因为次贷危机等原因走了下坡路,眼看就要被时代淘汰。当时业内人都觉得 AMD 没救了,可苏姿丰偏不信这个邪。
2012 年 1 月,她加入了这家快不行的芯片公司,当高级副总裁及全球事业部总经理。面对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产品竞争力下滑的情况,苏姿丰没走老路,而是搞了个多线布局战略 —— 推动 AMD 从原本的 PC 市场,延伸到游戏主机、嵌入式应用、服务器等领域。这一招直接盘活了公司的糟糕状况。
公司 CEO 罗里・里德高兴坏了,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苏姿丰一直是 AMD 最成功的推动力。”2014 年 10 月 8 日,担任首席运营官还不到 4 个月的苏姿丰,接替罗里・里德当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还进了董事会。
![]()
其实在当副总裁的时候,苏姿丰就定了三大发展战略:做优质产品、拉近距离客户信任、简化公司流程。所以刚掌权第二天,她就开始大刀阔斧改革 —— 先是铁腕裁掉 7% 的员工,让公司轻装上阵;接着把仅剩的可用资金,全投到 Zen 架构处理器的研发上。
当时好多人都不看好她,觉得这是在加速 AMD 灭亡 —— 之前没人攻克过 Zen 架构的难题,业内普遍觉得这技术还不成熟,研发风险太大。可苏姿丰顶住压力,还把台湾省 “半导体之父”、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拉来当盟友。
只用了 3 年,苏姿丰就带着 AMD 科研团队,搞出了 Zen 架构处理器 “锐龙”。这款处理器性能跟英特尔差不多,价格却只要对方的七成。“锐龙” 一出来,AMD 的市场份额立马涨了不少;之后两年,曾经连年亏损的 AMD,市值翻了十倍。可就在这家芯片老大哥要重新崛起时,苏姿丰却跟美国政府杠上了。
三、硬刚美国禁令:“中国不是选项,是 AMD 的未来”
虽然苏姿丰生在台湾省、长在美国,但她特别清楚中国内地市场的潜力。早在 2014 年,她就带着团队来中国,开始布局这片大市场。
2018 年孟晚舟事件后,中美 “芯片战争” 越来越激烈,两国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苏姿丰心里门儿清,可 2020 年的时候,她不管美国政府的禁令,高调宣布要扩大 AMD 在苏州工厂的产能。
![]()
美国政府还没说话,好多业内专家就开始泼冷水,说这是 “糟糕透顶的蠢决定”;AMD 内部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可苏姿丰顶住压力,不光通过了决议,还跟中国南京的寒武纪公司达成合作。
芯片制造跟别的产品不一样,技术壁垒特别高,光砸钱没用。想真正占领市场,AMD 得提供精准的产品设计图纸。可在美国政府严禁出口高精芯片技术的政策下,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了绕开禁令,苏姿丰带着技术团队把设计图纸全改了 —— 原本 7 纳米的 MI300 芯片,硬是改成了 14 纳米的 “落后版”。因为 14 纳米芯片没法用在军事领域,美国政府也没法阻止它进入中国市场。
这款 “魔改” 芯片虽然性能差了点,但价格便宜,特别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一推出就很受欢迎。据专业机构统计,AMD 芯片每年在中国市场至少卖 200 万片,这数字可太夸张了。
2025 年 3 月,苏姿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演讲,意气风发地说:“中国不是选项,是 AMD 的未来。” 话刚说完,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靠着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苏姿丰带领 AMD 的市值从 24 亿美元涨到 2600 多亿美元,股价翻了 60 多倍。公司发展好了,苏姿丰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现在年薪大概 4 亿人民币。2025 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 “全球 100 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她排第 14 名。
![]()
其实芯片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工具,不该被贴太多政治标签。搞太多技术壁垒、放弃中国市场,只会让美国芯片发展陷入瓶颈。像苏姿丰这样放眼全球、着眼未来的企业带头人,才有可能带着芯片技术更上一层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