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美国挥刀,中国还手!
2025年10月14日,美方正式对中国造船、物流业实施301调查制裁。
中方随即宣布,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每吨400元起,一艘油轮停一次港口就要交620万美元!
更巧的是——就在这一天,中国外交部连发三条通告:法国、瑞典、加拿大高官将15日至17日陆续访华。
贸易在交锋,外交在破冰,全球都在看:这场“王牌对王牌”的较量,中国打得稳、接得准,也看得远。
![]()
同一天:两份文件、两个世界
时间回到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4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与造船行业的“301调查”措施正式生效,要求相关中国船舶在美港口缴纳港口费,并限制部分企业合作。
这项调查始于2024年4月,由美方以“国家安全”名义发起。
所谓结果,依旧是那一套熟悉的剧本——指责中国“补贴不透明”“产能过剩”,声称影响了美国造船业公平竞争。
但事实是:美国造船业全球市场占比不足1%,而中国高达40%。
在一个美国造船份额仅为全球零头的行业里谈“威胁”,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商务部发言人第一时间回应,明确指出美方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
商务部还指出,美方此举不仅破坏规则,也将推高全球贸易成本,甚至波及自身“大幅提高国际贸易成本,推高美国国内通胀,损害美港口竞争力和就业”。
![]()
换句话说,这场301调查,既损别人,也坑自己。
与此同时,对于美方的执迷不悟,商务部直言不讳:“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于是就在美方政策生效的同一天,北京的反制措施也精准落地。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企业或拥有美国元素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
首年按每净吨400元计收,2028年分步提高至每净吨1120元。
这项措施覆盖范围广泛:包括美国注册、美国建造、美国资本持有25%以上的船舶。
根据彭博社测算,一艘巨型油轮停靠一次中国港口,需缴纳约6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22万元)。
反制的法律依据同样清晰:《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国际海运条例》等三大法律条款同时适用,确保反制措施“合法、精准、可持续”。
风向在变:格局正在重排
当中美“港口战”爆发之时,欧洲正被另一场关税风暴席卷。
2025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重启了“全面关税政策”,对欧盟商品平均加征15%的进口税,对中国维持37.4%的高税率,对日本和韩国则维持12%-15%。
这场“关税复燃”,让欧洲陷入了结构性困境:出口锐减、就业下滑、制造业成本激增。
法国的化妆品行业首当其冲。
根据法国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法国对美化妆品出口下降12%,约1500个直接岗位与3500个间接岗位受到影响。
而德国更惨。
奔驰、大众、宝马三大车企利润均出现大幅度下滑,德国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跌破50%。
![]()
面对美国的“税墙”,欧洲舆论开始转向。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政府高官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和瑞典的高官访华,便有了特殊含义——既是寻找新出路,也是政治表态。
欧洲人开始意识到,在一个被美国高关税主导的世界里,只有与中国合作,才有产业的稳定未来。
中方对此也高度重视。
针对法国,林剑强调:
“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关系稳健发展。”
对于瑞典,他回顾“瑞典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并强调双方“愿以此访为契机深化合作”。
至于加拿大,林剑明确表示:
“期待通过此访推进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中加关系改善发展。”
![]()
三国官员同一时间段访华,不仅显示出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外交定力,也反映出各国在美式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务实转向”。
跟美国走,结果是自己疼
2025年10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我国一口气公布了三场访问。
这在外交史上极为罕见。
以往多国官员访华会分阶段宣布,而此次同步官宣,显然是一种有意的外交信号。
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的到访,意味着中法战略对话重启。
法国是欧盟内唯一拥有独立核力量的国家,在欧洲政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法方表示,此访旨在“推进中法高层战略沟通、加强全球治理合作”。
这实际上是对中方“反制而不封闭”态度的积极回应。
瑞典外长斯蒂纳加德的访华,则带有纪念与务实双重意义。
瑞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今年正逢建交75周年。
双方计划签署创新、清洁能源、医疗科技合作备忘录。
![]()
瑞方表示“希望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的交流”,此举被认为是对欧盟“去风险”政策的现实修正。
如果说法国和瑞典的访问更多出于战略沟通,加拿大的来访,则是现实压力所迫。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内夫在2025年10月12日致信总理卡尼,公开呼吁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100%关税,称“关税多存在一天,损害就加深一分”。
加拿大此前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钢铁、铝加征关税,中方随即反制——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形式关税。
结果如何?
对华出口额从37亿加元骤降至9.6亿,跌幅76%;西部省份猪肉产业每年损失超1900万加元。
舆论调查显示,支持关税的加拿大民众比例从63%骤降至44%,反对比例上升至47%。地方政府普遍认为:“跟美国打中国,结果是打了自己。”
外长阿南德的访华任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
早在9月23日她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就公开表示,与华关系“必须在合作与挑战之间找到平衡”
换句话说,在撞了南墙之后,加拿大希望中国取消油菜籽关税,以缓解西部省份危机。
然而,中方的态度始终明确,欢迎合作,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10月14日,世界看到了两个方向:
一个,是旧秩序的回声;
另一个,是新格局的序曲。
而中国,站在第二个方向的开端。
参考文献:
今天起,中国对等反制!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新黄河,2025-10-14
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商务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第一财经,2025-10-14
中方回应法国、瑞典、加拿大高官访华,环球时报,2025-10-14
官宣:三国高官即将访华,红星新闻,2025-10-14
加拿大外长要访华,究竟能给中国什么,观察者网,2025-09-24
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将访华,中方:期待通过此次对话,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湖北发布,2025-10-14
外交部: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将来华举行中法战略对话,中国青年网,2025-10-14
法媒: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法国化妆品行业正“遭受重创”,新华网,2025-09-26
加拿大一省长致信总理卡尼,呼吁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关税多存在一天,损害就加深一分”,环球网,2025-10-14
罗志恒:关税战下的美国——关税收入、实际税率与贸易格局演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5-10-13
美国对欧盟15%汽车关税生效 行业担忧难消,新华社新媒体,2025-09-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