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是第四十二届“国际盲人节”,徐汇区CMG融媒影城的8号影厅内,有些特别——第一排的观众脚下都蹲着一只导盲犬,它们的主人在这一天走进影院共同“观看”电影《向光花盛开》。
这是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第13届上海市无障碍电影日主题活动的现场。早上9点,来自工商银行世博支行、东华大学等单位的55位助残志愿者便走进影城,参加助残志愿培训、熟悉场地环境路线。290位各类型残障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号入座,享受影院内欣赏无障碍电影的乐趣。下午1点,主题活动正式开始,王盈、胡昊、余锦熠、胡华健等4位视力障碍朋友集体朗诵了诗歌《我的祖国》,来自嘉定区自强艺术团的视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共同演绎了一段男声无伴奏小组唱《奉献》。
现场,由上海市残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拍摄出品的纪录片《光影有爱》,开展了无障碍版本的宣传导赏。纪录片以上海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发展脉络为切口,回顾了上海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上海对无障碍电影公益事业的探索。这一电影的无障碍版本播映权在活动中被正式授权给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将在展馆中播放给来自全国和世界的参观者们。
![]()
对于视障人士王阿姨来说,“看”电影院并不是国际盲人节才有的特别体验,每月一次走进电影院已经写入了她的生活,每一次,她都会在导盲犬“虎子”的引导下来到电影院,播放无障碍电影的影院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这一幕成为日常,背后是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活动13年以来的坚持推进。该活动由上海市残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至今年9月已在全市开展近2300场,覆盖本市的残障人士近20万人次,解说员志愿者队伍已突破500人。“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部无障碍电影在全市16个区放映,现在我们在全国都有合作伙伴,已经不断地从上海向各地输出无障碍电影内容。”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团队负责人曲大鹏表示,13年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上海的信息无障碍环境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2023年《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出台以来,全市范围内围绕科技助残、信息无障碍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越来越多,“下一步希望吸引更多听障人士走进电影院,通过投入无障碍字幕机设备,为电影标注讲话人、加入画外音描述等方式,帮助听障人士‘同步’感受电影、理解电影”。
![]()
据悉,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早在2015年就承办过这一主题活动。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徐汇区残联以盲人的亲身体验视频,展示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视力残疾人无障碍服务功能升级案例以及上海基层残联和社区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所作出的努力。
活动还举办了年度优秀解说员志愿者表彰。陈睿、黄海琰、施美琳等10位播音员主持人志愿者,获得2025年度“最佳解说员志愿者”称号。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获得“最佳志愿服务合作伙伴”集体奖。
原标题:《13年近2300场活动,“看”电影这样被写入视障人士的生活》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单颖文
来源:作者:文汇报 刘力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