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叔
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辈子穷。”
意思是,日常吃穿开销其实压不垮人,真正让人陷入困境的,是糊涂账、没规划、不会管钱。
你不清楚自己的钱去了哪儿,就像家里水管破了个口子,不知不觉间,钱一点点漏光。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努力赚钱的人”,但其实是“勤劳漏财的人”。
赚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留得住、守得住。
下面这8个坏习惯,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漏财黑洞。
看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也中招了。
![]()
![]()
开局装备党:还没行动,钱先没了
有人说:“差生文具多。”
这句话用在成年人身上,同样准确。
很多人一旦准备开始点什么事,总想着“先装备齐全”,结果还没起跑,就花掉了小半个月工资,比如:
打算锻炼,就先办健身年卡、买运动鞋、买瑜伽垫、买运动服……几千块出去了;
想学拍短视频,就先买麦克风、灯光、软件会员;
准备学画画,就先买齐一整套颜料、画笔、素描本。
最后呢?健身卡刷了三次落灰,视频拍了半条放弃,画笔一次都没打开。
花钱的时候豪情万丈,行动起来就偃旗息鼓。
真正的动力,不来自装备,而来自你想做的那颗心。
喜欢跑步的人,穿拖鞋都能跑十圈;
真想写作的人,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开始。
别再拿“先准备好”当借口,想做的事,先干起来,再升级工具。
不行动的“准备”,永远只是消费。
![]()
![]()
知识焦虑型囤课党:钱包空了,脑袋没变
近几年,“知识付费”成了很多人焦虑的出口。
一看到“7天学会短视频拍摄剪辑”“10节课成为高手”这样的课程文案,就忍不住下单。
PPT教程买了,写作课买了,社群运营课、AI课、文案课都买了,结果网盘塞满了文件,心里依旧空荡荡。
我们以为,买了课,就算“学习”了。
但事实是,你花的钱只是换来一点“安心感”,并没有换来成长。
就像买了健身卡不代表会瘦,买了课程也不代表你会进步。
与其花钱到处囤课,不如挑一门真正感兴趣的,学透、学精、用出来。
一门课实打实学懂,比十门课囤在网盘里强一百倍。
别让你的“求知欲”,变成掏钱的冲动。
![]()
![]()
小额支付不设防:蚂蚁叮咬式漏财
现在花钱太容易了——
刷脸、扫码、碰一下,轻轻一点,“叮”的一声,钱就飞走。
一杯奶茶15块,一次会员9.9,一餐外卖配送费3块……
看着都不多,但你若记下来,一个月下来能惊掉下巴。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乱花钱,其实只是没意识到“碎片化的消费”正在吞噬钱包。
那些不起眼的小钱,积少成多,就是漏财的真凶。
建议你做个小练习:连续30天记录所有支出,不论大小。
月底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穷,只是花得太随意。
理性消费的第一步,不是节省,而是觉察。
清楚知道每一分钱去了哪儿,你才有可能让钱替你工作,而不是让它偷偷溜走。
![]()
![]()
“省钱式花钱”:看似便宜,实则被套路
“满199减50”、“第二杯半价”、“买一送一”——
这些看起来像“实惠”的活动,其实是最会“榨钱”的陷阱。
你原本只想买瓶50块的洗面奶,结果为了凑单,东拼西凑买了一堆不需要的;
你本来只想喝一杯奶茶,却为了“第二杯半价”,强行再加一杯。
最后,你不是“省了50”,而是“多花了150”。
记住一句话:不买就是最省。
所有的“促销”,都是在刺激你买更多。
真正会理财的人,不是看价格便宜不便宜,而是看“我到底需不需要”。
![]()
![]()
自动扣费:最隐蔽的“漏财陷阱”
这是现代人最常忽略的一种支出。
各种会员、月卡、订阅、自动续费……
听歌、追剧、外卖、网盘、健身App……
当时只觉得“开个自动续费方便”,结果几个月后发现,一直在悄悄扣钱。
有的人,早就不用某个平台了,却每月被扣几十块。
这些沉睡支出,就像一根漏水的水管,滴滴答答地消耗着你的财气。
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把所有订阅、自动扣费、绑定支付的项目都清理一遍。
关掉那些用不上的,就相当于每月给自己发个红包。
![]()
![]()
“犒劳自己”成了借口:从奖励变成纵容
“今天太累了,点杯奶茶犒劳一下。”
“项目做完了,买个包奖励自己。”
“今天下雨,打个车不想挤地铁。”
偶尔犒劳自己没问题,但问题是现在的人,几乎天天都在找理由“奖励自己”。
犒劳的初衷,是“先付出,再奖赏”。
可一旦变成“只要心情不好就花钱”,那就不是奖励,而是纵容。
当“犒劳”成了日常,理智的界限就模糊了。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钱花了不少,但心情并没有更好。
真正的犒劳,不一定花钱。
一次放松的午觉、一场没负担的散步、一杯家里冲的热茶,也能疗愈人心。
不要让“犒劳”成为掩饰焦虑的借口,更别让它成为漏财的源头。
![]()
![]()
透支健康:最贵的“隐形漏财”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身体扛得住。
熬夜、暴饮暴食、不运动,全当没事。
可到了某个年纪,你会发现,身体的账迟早要还。
去医院的钱、营养品的钱、因为病耽误的工作机会……都是明晃晃的“隐性支出”。
一个人要是真病了,银行卡上的数字比温度计上的数字跌得还快。
健康看似不花钱,但其实是最值钱的投资。
懂得管理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理财高手。
因为只有身体好,才有力气去赚钱、去享受、去生活。
![]()
![]()
一件主菜带出一桌配菜:连环式花钱陷阱
这种“连锁消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你买了件风衣,觉得旧鞋子不配,又买了双鞋;
鞋子买了,发现包不搭,又买个包;
包配好了,觉得发型不合适,又去做了头发。
结果一圈下来,几千块没了。
本来只想添一件衣服,结果带出一整套新装备,这叫“配套式消费陷阱”。
聪明的人买东西,不是想着“搭不搭”,而是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
一个人要富,不一定靠赚得多,但想不穷,一定得懂得留得住。
钱最怕的不是花出去,而是你连花在哪儿都不知道。
与其天天焦虑“怎么赚钱”,不如先学会“别让钱漏掉”。
记住:行动比装备重要,学会比囤课有用,小钱也要算账,不买就是最省,定期清理扣费,犒劳要有节制,健康是最大资产,不陷入配套消费陷阱。
能守住钱的人,才是真正能掌控生活的人。
懂得算计,不是小气,而是成熟。
理智消费、稳健生活,你会发现钱不再是焦虑的源头,而是你安心生活的底气。
这些漏财习惯,如果你中招了,抓紧改正;没有,那恭喜你,你是一个会生活的人。
![]()
作者简介:富叔,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睡前原谅一切,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富书第5本新书《睡前原谅一切》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允许万物穿过自己,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或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