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娱 | yiqiduyu
文 | 蒜香啫啫角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以“戏如人生”为主题重启,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首期0.4%的收视率本就不算亮眼,第二期更暴跌至0.28%,在全网综艺排名中滑落至第25位。
与低迷收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托举”热搜话题,以及芒果TV上标注的“一期节目两亿人看”的惊人数字。
曾经的“慢综艺标杆”,在停播两年后选择彻底告别田园模式,将场景从乡间农舍迁至乌镇剧院,内容从耕种劳作变为戏剧排练。这场冒险的转型,揭开了老牌综艺在当代市场中的生存困境。
1
从大众田园到小众艺术:
受众重构的两极分化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彻底改变了节目基因。黄磊从“黄小厨”转型为艺术总监,何炅从暖心主持人变为戏剧制作人,节目核心从“一日三餐自给自足”变为“戏剧创作与排演”。
![]()
这种转变直接导致了观众群体的重新筛洗。
曾经的《向往的生活》吸引的是广大向往田园生活的都市人群。那些在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的“城市牛马”,通过屏幕中嘉宾们的种菜、做饭、闲聊获得片刻治愈。这是一种基于生活共鸣的情感连接。
而新一季节目,则明显转向了对蘑菇屋家庭有感情黏性,且具备一定艺术感知力的细分受众。
在第三期节目中,黄磊晚餐后讲述《墙壁里的精灵》戏剧故事时,镜头捕捉到了在场演员眼中的泪光,这一幕形成了鲜明的观众分野——被戏剧打动的人深深沉浸,而无法进入的人则倍感疏离。“第一次直面戏剧的魅力,那种直击心灵的感觉通过屏幕传递过来,”一位戏剧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而另一条高赞评论则直言“我是来看放松综艺的,谁爱看你讲戏?”
![]()
同样,辛芷蕾与马思纯在第二期中的即兴表演也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在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观众看来,这是“专业演员的爆发力与生命力”,而对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言,这却是“尴尬到脚趾抠地的尬演”。
节目导演组可能低估了这种转型的代价。当戏剧这一相对小众的艺术形式成为节目主线,多数原有观众自然难以适应,这种受众范围的急剧收窄,直接反映在了收视数据的断崖式下跌上。
2
理想主义的消逝:
从“向往”到“旁观”的时代变迁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面临的困境,远不止是一档节目的转型阵痛,而是整个社会心理结构变迁的缩影。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理想主义逐渐消逝、诗与远方让位于即时满足的时代。
《向往的生活》前几季的成功是建立在都市人群对“另一种生活可能”的想象之上,观众通过屏幕短暂地代入那个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梦境——种地、做饭、与朋友围炉夜话。这种代入感的核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仍怀有期待,相信在忙碌的现实之外,还存在着诗意的栖居。
![]()
然而,当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彻底改变了这种心态。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不确定性,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向往”的能力和意愿,当现实的重量让人喘不过气,那些关于诗与远方的想象显得如此奢侈而不切实际。
这种心态转变直接体现在综艺消费偏好上。现在的观众不再希望通过综艺节目寻找自我的投射,而是更愿意做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看明星们在强竞技节目中拼尽全力,在恋综里发糖,在熟人综艺中插科打诨。
《奔跑吧》《极限挑战》等节目的长盛不衰,《半熟恋人》《心动的信号》等恋综的持续走热,恰恰印证了这一趋势。观众想要的是无需思考的娱乐,是能够当做“电子榨菜”的轻松内容,是看着别人努力或出丑时自己能获得的那份简单快乐。
有观众在节目前三集的评论区写道“上班已经够累了,回家只想看些不用动脑的节目”,这句话道破了当代综艺消费的真相——人们不再寻求深度,只渴望即刻的满足。因而当大众已经放弃了对诗与远方的追求,一档以“向往”为名的节目,又该何去何从?
![]()
3
综N代的转型迷思:
老IP与新内容的博弈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的探索,实际上揭示了所有老牌综艺IP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在保持核心魅力的同时实现内容创新。
从纯内容角度看,第八季的戏剧主题并非毫无价值。节目中展示的剧本围读、即兴表演、舞台排练等环节,确实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戏剧创作过程的窗口。戏剧导演韩燕楠飞作为嘉宾参与的第三期节目中,她与郝小禾现场演绎的《跷跷板定律》相比前两期节目更直观的呈现了话剧的魅力,对于有艺术感知力的观众而言,这些内容无疑极具吸引力。
![]()
问题在于节目组选择的转型路径——借助老IP的影响力为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流。
这种策略导致了严重的预期错位:期待看到田园生活、烟火气度的老观众,得到的是相对小众的戏剧工作记录;而被戏剧内容吸引的潜在新观众,又可能因为对《向往的生活》IP的固有印象而却步。
如果这季节目以一个全新的名字推出,仅保留原班人马做出相应的宣发,或许市场反响会有所不同。新题材+老成员的组合,往往能引发观众的好奇与尝试意愿,而老IP+新方向的配置,却容易因预期不符而引发抵触情绪。
这种困境并非《向往的生活》独有。众多综N代都面临着相似的选择:是坚持原有模式直至观众流失殆尽,还是冒险转型可能加速衰退?《向往的生活》第八季的选择至少提供了一种答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一搏。尽管从收视数据看,这次转型难言成功,但其探索本身为行业提供了宝贵案例。
《向往的生活》的“逃离田园”,是其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求存的必然选择。它的转型虽未成功,却清晰地标示出了一条老牌综艺难以逾越的受众鸿沟,为后续者提供了一个关于IP价值、受众预期与内容创新之间如何权衡的真实案例。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季节目也映射了我们这个时代集体精神生活的转向与困局。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