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置胎盘遇上剖宫产手术,汹涌的术中出血往往成为威胁母婴生命的“头号杀手”。近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与产科团队紧密协作,通过实施“腹主动脉球囊封堵术”并与剖宫产手术精准衔接,成功为一名反复阴道出血的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化解出血危机,最终实现母婴平安,为高危产科出血手术开辟了更安全的治疗路径。
一、前置胎盘:剖宫产背后的“出血陷阱”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覆盖或紧邻宫颈内口。胎儿娩出后,子宫需通过收缩闭合血窦以实现止血,但位于子宫下段的胎盘剥离面血窦丰富、肌层薄弱、收缩力差,易引发快速、凶猛的大出血,短时间内出血量即可高达数千毫升,严重危及产妇生命。
传统剖宫产术中应对此类出血,多依赖大量输血、子宫动脉结扎甚至切除子宫等措施,不仅创伤大,也可能影响产妇未来的生育功能。因此,如何在剖宫产过程中实现“精准控血”,成为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
二、跨科破局:先“堵”后“切”的手术策略
针对该例患者的复杂情况,血管外科联合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及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多次术前讨论,最终制定“腹主动脉球囊封堵术+剖宫产术”的分步手术方案,充分发挥各科室协同优势:
第一步:血管外科实施精准封堵,构筑首道防线
手术首先由血管外科团队操作: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产妇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将其精准送至腹主动脉下段(邻近子宫动脉分支水平),并预置球囊。
球囊充盈后,可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远段血流,从而显著减少子宫区域的血液灌注——相当于为子宫“临时断流”,从源头上控制剖宫产中的出血风险。该操作全程微创,仅约30分钟,定位准确、损伤小。
第二步:产科团队行剖宫产术,全力保障母婴
球囊成功封堵后,产科团队立即实施剖宫产。由于子宫血供已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较常规手术降低70%以上,术野清晰,胎儿被迅速娩出,新生儿评分理想,生命体征平稳。
胎儿娩出后,血管外科迅速释放球囊,恢复主动脉血流,避免下肢缺血损伤。产科团队则从容进行子宫缝合与止血,最终在有效控制出血的同时,成功保留产妇子宫,达成“止血”与“保宫”双重目标。
三、技术优势:为何选择腹主动脉球囊封堵术?
相较于传统止血方式,这种跨科协作的手术方案有三大核心优势:
1.出血量显著减少:球囊封堵直接切断子宫的主要供血来源,术中出血量通常可控制在500ml以内,远低于传统手术的1500ml以上,大幅降低输血需求与休克风险;
2.保护子宫功能:因出血可控,无需为止血切除子宫,满足产妇后续生育需求,减少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长期影响;
3.安全性更高:全程在影像引导下操作,球囊封堵位置精准,可根据手术进度灵活控制“封堵-释放”时间,避免血管损伤或组织缺血,兼顾母婴安全。
此次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多学科协作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核心价值,也为今后类似高危产科手术提供了可借鉴的协作范本。面对合并前置胎盘的高危孕情,产妇无需过度焦虑。通过科学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我们能够为母婴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生命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