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房子究竟算自己的资产,还是奔向生活的负担。
很多人认为住上学区房、子女进贵族学校就是“中产生活”,但事实上你可能落入了伪中产的陷阱。
在很多家庭里,房子已经算不上自己的资产,反而因为房子而负上债务。
当房贷榨干积蓄,一场意外就可能返贫,所以财富进阶从不应该寄托于手中的房子,那究竟怎么做到“用钱生钱”呢?
![]()
财富进阶三周期
现在的中年夫妻家庭大多都会面临一个现象,自己月入过万却被房贷、补习班费榨干积蓄,本质是踩中了财富进阶的阶段性陷阱。
财富积累从来不是线性增长,三个周期的认知偏差往往是“伪中产”的病根。
第一周期“时间换钱”的核心是攒第一桶金,但很多人被“精致穷”绑架。
有人月薪两万却要养三千的轻奢包、五千的健身卡,美其名曰“投资自己”,实则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真正的开源节流不是买菜砍价的算计,而是对非必要支出的清醒取舍。
![]()
盲目跟风报班、为社交溢价买单,这些“隐性消耗”比奢侈品更易掏空储蓄。
能快速攒下启动资金的人,都懂得区分“必要支出”和“欲望支出”。
第二周期“用钱生钱”本应转向资产配置,却成了房产的“囚徒困境”。
央行数据显示,中产家庭60%以上资产集中在房产,远超国际30%的平均水平。
在“三道红线”和“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房地产红利早已消退,把自住房当核心资产的认知,恰恰让财富失去了流动性。
![]()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从“拥有资产”转向“掌控现金流”,可惜多数人困在房贷里错失了布局其他被动收入的机会。
第三周期“保值守成”需抵御风险冲击,但36-55岁的中产常犯“裸奔式理财”的错误。
一场大病、一次裁员就返贫,根源在于既没做分散投资,也没配置基础保障。
这个阶段的“守财”不是捂紧钱袋子,而是用保险对冲健康风险,用多元资产平衡市场波动,提前做好财产规划。
![]()
房子早已从资产变成“负资产”
“自住房是资产”的认知,正在让无数中产陷入财务僵局。
从投资理财的专业定义来看,资产是能带来净现金流入的东西,负债则是持续掏钱的负担,显然背负房贷的自住房更符合后者。
过去房地产能成为资产,是因为房价上涨带来的增值远超持有成本。
但现在形势完全逆转:2025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均价下跌6.8%,北京海淀、深圳南山等中产聚集区跌幅超10%。
![]()
更要命的是持有成本:每月房贷、物业费、维护费持续流出,却没有租金等现金流入,这样的房子本质是“吞金兽”。
郑州刘女士348万买的学区房跌到121万,断供后房子被拍卖还欠银行180万的案例,正是资产变负债的鲜活写照。
房子的属性从来不由产权决定,而由现金流方向定义。
哪怕是自住房,若能通过合租、拆分出租覆盖月支出,它就具备了资产属性;反之,就算全款买房,若需持续投入维护且无增值空间,也只是“沉没成本”。
在人口红利消退、调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再把房子当“财富压舱石”,无疑是刻舟求剑。
![]()
房产解套指南
当房子变成负债,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抉择,才能跳出生活的困境。
最干净利索的方式就是直接割肉离场,用短痛换长期自由。
这种方式适合急需盘活资金、有更优投资渠道的家庭。
虽然低价出售会亏损,但能彻底剥离房贷压力,把冻结的资金转向基金、股权等流动性强的资产。
需要警惕的是“惜售心理”——很多人因舍不得“当初的买入价”错失止损机会,最终亏得更多。
若房子月支出占收入超30%,且未来增值无望,果断割肉比硬扛更明智。
![]()
若真舍不得,那就只能咬牙坚持还贷,这种方式仅适合收入稳定、房贷占比低于20%的家庭。
这类家庭能承受月供压力,且暂无更好投资选择,可等待市场回暖。
但要避免“硬撑”:若为还贷压缩教育、医疗等必要支出,或动用应急储备金,反而会加剧财务脆弱性。
坚持的前提是,房子不会影响家庭抗风险能力。
性价比最高的过渡方式是以租养贷:激活现金流的折中方案,但关键在“覆盖成本”。
可以将多余房间合租,或把自住房换成小户型,用差价补贴房贷。
![]()
就像理财博主提到的,若租金能覆盖80%以上的月供和持有成本,房子就从纯负债变成了“轻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出租要兼顾居住品质,避免因过度合租影响生活质量。
最不可取的下策,就只能断供弃房,但断供看似“一了百了”,实则后患无穷。
不仅征信会留下终身污点,影响未来贷款、就业甚至租房,银行拍卖房产后,若所得款项不足以清偿贷款本息,借款人仍需补足差额。
郑州刘女士的案例已经敲响警钟:断供的结果往往是“房没了,债还在”。
除非面临彻底破产,否则绝不建议走这条路。
![]()
结语
月入过万却空攒的困境,藏着财富认知的偏差:错把消费当投资、误将负资产当底气,才成了“伪中产”。
从辨清财富周期陷阱,到认清房子需靠现金流定义,再到理性选解套方式,核心从不是“守房”,而是控风险、掌现金流。
中产的真正财富,从不是冻结在房贷里的数字,而是能抵御意外、支撑生活的底气——选对方向,才能跳出越忙越穷的怪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