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到今天(2025年10月),早就不是什么钢铁洪流对决了,更像是一场“无人机世界大战”的预演。我有个在前方做报道的朋友回来跟我喝茶,聊起前线的场景,他慢悠悠地说:“兄弟,你知道扎波罗热的俄国兵最怕啥吗?不是豹2坦克,也不是海马斯,是头顶上那‘嗡嗡嗡’的声音。”
![]()
那声音,就是FPV无人机。巴掌大小,挂个手雷或者RPG战斗部,跟个鬼魅似的,悄无声息地就钻进你的战壕、你的坦克舱盖。俄军吃了大亏,很多昂贵的装备、宝贵的兵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这些几百美元的“小摩托”给端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根据一些半公开的数据,俄军在特定阶段的战损,有三成以上跟这些低空小型无人机脱不了干系。
怎么防?用导弹打?高射炮轰?兄弟,你拿几百万的防空导弹去打几百块的塑料飞机,这账算不过来。而且等你雷达开机锁定了,人家早一头扎下来了。战场上,时间是以秒计算的。
![]()
所以,咱们的思路很直接:把反无人机的权力下放到最前线的步兵班。让每个班组,都有能力在最后一道防线上,自己动手,把头顶的苍蝇给拍下来。
用什么拍?95式自动步枪吗?不是不行,但效率太低。FPV无人机飞得跟个没头苍蝇一样,轨迹飘忽不定,用步枪点射,跟你用弹弓打蚊子差不多,全靠缘分。这时候,一个沉寂了好多年的“老伙计”,被重新请回了C位,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
你可能觉得奇怪,霰弹枪?那不是近战喷子、破门神器吗?怎么还干上防空的活儿了?没错,这思路一变,老树也能开新花。
这把枪,很多老军迷都熟。2009年定型,是我国第一款正儿八经的军用半自动霰弹枪。全枪才3.5公斤,枪托折叠起来710毫米,比95式还短一截,挂在身上不碍事。它最牛的地方在于可靠性,导气式原理,机头回转闭锁,还有一个很巧妙的环形活塞设计,直接套在弹仓外面,结构简单,不容易出故障。当年在海南的热带雨林、新疆的风沙戈壁、漠河的冰天雪地里来回折腾,愣是没掉链子。
![]()
过去,它一直是特种部队的心头好。海军陆战队搞抢滩登陆、空降兵搞敌后渗透,在城市巷战、室内清剿这种环境下,一百米内,什么花里胡哨的战术动作,都不如这“一喷一大片”来得实在。
但现在,战场变了。当成群的FPV无人机像蝗虫一样扑过来的时候,这老伙计的“面杀伤”特性,简直就是为反无人机量身定做的。步枪是“点”,打不着就白搭;霰弹枪是“面”,一枪出去,在空中形成一个由十几颗弹丸组成的“死亡弹幕”。无人机再怎么走位,想从这个弹幕里毫发无伤地穿过去,那可太难了。
尤其是09式配发的那款DBD09式钨合金杀伤霰弹,这才是它能“一招破敌”的底气所在。
为啥要用钨合金?两个字:又重又硬。一发霰弹里,塞了14颗钨合金弹丸。这玩意儿密度大、动能足,打出去之后速度衰减慢,穿透力强。FPV无人机那点碳纤维外壳和塑料旋翼,在它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数据显示,在50米的距离上,这14颗弹丸打出去,散布范围的半径还不到15厘米,弹着点非常密集。就算拉到100米,大部分弹丸还能覆盖目标。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士兵不需要像用步枪那样进行极其精确的瞄准,只需要把准星套住无人机的大概范围,果断开火,就能形成有效拦截。
![]()
央视军事最近的报道,你肯定也刷到了。华北某训练场,步兵班搞实弹考核,镜头里清清楚楚地出现了09式霰弹枪的身影。更关键的细节是,报道里提到,现在部分步兵班已经配备了3支09式霰弹枪。
一个班9个人,配3支,可以瞬间在阵地前方50到100米的空域,构建起一个交叉的、没有死角的“弹幕天网”。管你从哪个角度俯冲下来,总有一把枪的火力范围能罩住你。
当然,光有枪和弹还不够,还得有配套的战术和弹药升级。俄乌战场的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单纯靠霰弹枪硬扛还是有极限的。
![]()
所以,解放军的体系是“软杀伤+硬拦截”结合。在无人机离得还远的时候,先用便携式的电子干扰枪,让它变成“无头苍蝇”,失去图传和控制。如果干扰失败,它继续往里冲,这时候就轮到09式霰弹枪这个“门神”登场了,进行最后的物理摧毁。
弹药方面,除了基础的钨合金杀伤弹,咱们的军工也在开发更专业的“新弹药”。比如反无人机网弹,打出去在空中张开一张大网,直接把无人机的螺旋桨给缠住,让它自己掉下来,这属于“软杀伤”,安全无污染。还有针对性更强的专用霰弹,优化了弹道设计,让有效射程进一步延伸,精度也更高。
![]()
未来的改进方向也很清晰。09式枪身上预留了导轨,可以很方便地加装各种光学瞄准镜、激光指示器。以后甚至可能集成小型的火控系统,能自动测算提前量,让士兵“哪里亮了打哪里”,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缩短反应时间。
你看,从一款为近战肉搏设计的“破门锤”,到现在成为守护步兵班头顶安全的核心装备,09式霰弹枪的转型之路,完美体现了解放军装备发展“一切为了实战”的指导思想。它没有被丢进仓库里吃灰,而是在新的战场威胁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这背后,是一种极其务实的战斗智慧。不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是把现有装备的潜力挖掘到极致,用最可靠、最经济、最容易上手的办法,去解决最要命、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俄军在乌克兰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来的陆地战场,谁忽视了来自头顶的低空威胁,谁就要准备好付出惨痛的代价。而解放军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不仅看到了,还准备好了。从体系构建到单兵武器,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未来的战争,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而09式这把老枪,就是这道防线上,一个让敌人不敢轻易靠近的、闪着寒光的钢铁哨兵。
![]()
下次再看到解放军战士背着这把短小精悍的霰弹枪,可别再以为它只能用来打巷战了。在2025年的今天,它守护的,是每一名士兵头顶那片最重要的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