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伊朗,不少人脑子里会蹦出两个画面:要么是金庸笔下小昭待过的明教总教老家,要么是巴列维王朝时女生穿西装、不戴头巾的洋气旧照。
可后来画风突变,姑娘们的头发被头巾裹得严严实实,连笑容都透着拘谨 。这一裹,就是几十年。
![]()
直到今年,伊朗突然废除强制头巾令,女生们终于能甩开束缚笑出声,这事儿听着像童话,背后的弯弯绕却比小说还曲折。
要说这自由来得有多戏剧,得先从一个狠人说起。2019年之前,伊朗女性还有点选择空间,头巾戴得松点、偶尔看个球,管得不算太死。
可后来一场女球迷冲进球场的冲突,让强硬派的萨拉米趁机上位。这位新掌权的强人一上台,就把女性当起了“服从性测试”的靶子,强制头巾直接变成硬邦邦的法律。
接下来的六年,成了伊朗女生的黑暗时光:街上抓得越来越严,不戴头巾轻则罚款,重则被带走,连女明星都难逃清算,前后有几百人因为反抗丢了性命。
![]()
强人想得挺美,先把国内女性管得服服帖帖,再转头对外秀肌肉,可他忘了,逼得太紧的弹簧,迟早会反弹。
伊朗女生的抗争从没停过,有人街头摘头巾,有人网上发视频,哪怕被打压也没藏起眼里的火苗。
![]()
转折点出在今年6月,以色列的导弹突然划破伊朗夜空,萨拉米这位“头巾监督员”当场殒命。
别误会,以色列可不是来当“救世主”的,人家瞄准的是伊朗的军事目标,萨拉米纯属撞在枪口上,谁让他之前高调发射导弹挑衅,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可歪打正着的是,强人一倒,伊朗内部权力出现真空,之前被死死按住的民生诉求终于有了松动的机会,废除强制头巾令成了安抚民心的第一步。
![]()
这事儿听着荒诞,却藏着硬道理:古往今来的强人都一个德行,总觉得自己能一手遮天,先拿最弱势的群体立威,再去招惹更硬的对手。
萨拉米一边盯着女生的头巾,一边对着以色列舞刀弄枪,说白了就是没搞清楚优先级。连本国女性的基本诉求都不顾,还想对外耍横,纯属自寻死路。
![]()
不过话说回来,以色列的导弹只是“临门一脚”,真正的底气还是伊朗女生几十年的抗争。要是没有她们一次次冒着风险的反抗,就算强人倒了,自由也未必能来得这么快。
就像弹簧,要是从来没被压过,哪来的反弹力道?巴列维王朝时的自由是历史记忆,现在的自由是用抗争换回来的,这可比天上掉馅饼实在多了。
现在再看伊朗街头,女生们或戴头巾或不戴,笑容里终于有了轻松的味道。
![]()
这事儿也给所有强人提了个醒:想靠压制弱势群体立威?迟早会栽跟头。
而对伊朗女生来说,头巾落地只是开始,她们要的从来不是 “靠谁赏赐的自由”,而是 “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
至于那些说“自由靠外人给”的论调,其实没看懂本质。
以色列的导弹,只是敲碎了枷锁,而真正推开自由之门的,是那些敢摘掉头巾、敢站出来的伊朗女性自己。毕竟,自己挣来的权利,才握得最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