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智慧:人一定要足够狠,敢于硬碰硬,才能从底层爬出来

分享至

你是不是从小就被灌输 “做人要善良”“退一步海阔天空”?我要是告诉你,当年从底层泥坑里爬出来、最后富得能买下半个美国的洛克菲勒,这辈子最信奉的真理是 “别当软柿子,该硬就得硬”,你是不是觉得这老头简直是个没教养的财迷?

别急着骂,先听我给你扒扒他那些 “狠操作”,你会发现,我们对 “狠” 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极低的水平。

先说结论:人啊一定要足够狠,敢于硬碰硬,才能从底层爬出来



一、你以为的 “狠” 是薅头发,洛克菲勒的 “狠” 是对自己下死手

大多数人嘴里的 “狠”,说白了就是欺负比自己弱的, 职场上抢同事的功劳,菜市场跟大妈砍五毛钱的价,路上被人蹭了车不敢找对方理论,回家对着老婆孩子发脾气。

这种 “窝里横” 的狠,洛克菲勒看了都得摇摇头:“这叫没种,不叫狠。

洛克菲勒的第一次 “狠”,是对自己的饭碗下了手。

16 岁那年,他在克利夫兰的一家农产品公司当记账员,月薪 15 美元。放在 1855 年,这工作相当于现在的 “国企铁饭碗”,不用风吹日晒,每天算算账本就行,街坊邻居都夸他 “有出息”。

可干了三年,这小子突然递了辞职信,老板瞪着眼睛问他:“你是不是疯了?多少人抢着来我这干活!” 洛克菲勒挠了挠头,说:“我算过了,您这账本上的生意,利润率最高才 3%,跟着您干,我这辈子顶多能买个小房子,娶个会做饭的老婆,然后等着抱孙子,这日子太没劲了。”

你以为他是一时冲动?错了。

这小子辞职前整整三个月,每天下班不回家,蹲在码头看蒸汽船卸油桶。

当时石油刚被发现没几年,大家都觉得这玩意儿又脏又危险,除了点灯没别的用,没人敢碰。

可洛克菲勒拿着小本子算得比谁都精:“一桶原油成本 2 美元,提炼成煤油能卖 5 美元,中间还有 3 美元的赚头, 这比卖玉米强十倍!”

但最狠的还不是辞职创业,是他对自己的 “抠门”。

创业初期,他租了个破仓库当炼油厂,每天从早上 5 点干到晚上 11 点,连吃饭都啃干面包。

有次他弟弟实在受不了了,说:“哥,咱买个煤炉吧,总吃凉面包要坏肚子。” 洛克菲勒翻了翻账本,说:“煤炉要 5 美元,咱现在每天净利润才 8 美元,买了煤炉,这个月就攒不够买新蒸馏器的钱了,忍忍,等咱日赚 20 美元再说。”

更绝的是,他连铅笔都要算成本:“一支铅笔 5 美分,能用 3 天,每天就是 1.67 美分,要是写废了,就得从当天工资里扣。”

底层人最容易陷入的 “狠劲误区”,是把 “对外撒气” 当成本事,却把 “对自己下狠” 当成折磨。



洛克菲勒的 “自狠”,本质是一种 “反人性的自律”:别人用舒适麻痹自己时,他用目标倒逼成长;别人用 “差不多” 敷衍人生时,他用 “精算到分” 苛求细节。

这种狠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看清了一个真相,底层突围的第一步,就是先打破 “怕苦、怕累、怕吃亏” 的弱者惯性。你不对自己下死手,生活就会对你下狠手。

二、你以为的 “硬碰硬” 是蛮干,洛克菲勒的 “硬碰硬” 是精准戳软肋

说到 “硬碰硬”,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都是 “一言不合就动手” 的愣头青,比如跟老板吵架被开除,跟客户互怼丢订单,跟同行打价格战打到两败俱伤。

可洛克菲勒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 “不蛮干的硬碰硬”,专挑对方最疼的地方下手,一招制敌。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他跟铁路公司的博弈。

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铁路被某个家族垄断,他们对炼油厂收的运费高得离谱,从克利夫兰运一桶煤油到纽约,要收 2 美元。

当时全克利夫兰的炼油厂都敢怒不敢言,要么乖乖交钱,要么只能倒闭,有人跟洛克菲勒说:“咱也认了吧,人家是大公司,咱惹不起。”

洛克菲勒却笑了:“惹不起?那是因为你没找到他的软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