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马达加斯加,这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10月14日,总统拉乔利纳在总统府官方社交媒体发表声明:他已解散国民议会,并任命拉贾奥·阿瑞内利娜·洛娃·塔希娜为总统特别顾问。塔希娜曾任总统府幕僚长,熟悉权力运作,显然是拉乔利纳在乱局中的“安全牌”。
![]()
自9月25日起,塔那利佛等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理由是缺水和频繁断电,民众的愤怒逐渐升温,最终延伸至政治抗议。10月11日,局势更为紧张:塔那那利佛南部一处军营哗变,部分军人加入示威行列,直接向总统发起挑战,要求其下台。仅一天后,该军营宣布接管军队指挥权,总统府则发表声明,谴责这是“非法武力夺权企图”。
13日,拉乔利纳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视频讲话,称因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他已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拒绝辞职。这一表态无疑是对抗民众和军方压力的一次硬碰硬回应。他在视频中强硬而冷静,既否定了外界要求辞职的呼声,也传递出一种信息:总统职位不是可以轻易被民意或军力挑战的。
从宪法角度看,马达加斯加总统被免职的唯一途径,要么是本人辞职,要么是高等宪法法院弹劾。也就是说,即便军营哗变,民众抗议声震天,法律仍赋予总统实权和保护。这是制度设计上的“安全阀”,既保证了总统权力的延续,也在极端情况下防止权力真空带来的混乱。
![]()
解散国会,这一动作看似政治手段,实则拉乔利纳在乱局中掌握主动的信号。国会作为制衡机构,其存在对总统权力形成一定制约,而在当前局势下,拉乔利纳选择提前调整政治棋局,为自己争取更大操作空间。与此同时,任命塔希娜为特别顾问,则显示出总统在关键时刻更信任身边熟悉权力运作的人,而非外部力量或临时派系。
然而,这场政治博弈背后的压力不容小觑。大规模缺水断电导致民怨激增,军营哗变更让局势失控。民众的愤怒与军方的不满交织在一起,让国家治理面临严峻考验。总统的硬挺姿态,能否在民意和军力的双重压力下持续维持权威,是对他执政智慧的真正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危机并非单纯政治权力的争夺,它根源于民生困境。基础设施问题、资源分配不均,让民众的日常生活陷入困顿。这种民生问题与政治权力的叠加,使得局势复杂而敏感。总统的每一次回应,都必须兼顾政治稳定与社会情绪,否则抗议和军方的不满可能形成更大冲击波。
![]()
塔希娜的任命,也显示出拉乔利纳在应对危机中的策略:以熟悉政务和权力运作的人掌握核心决策,强化总统周边的控制力,同时以特别顾问身份处理敏感事务。这不仅是短期危机应对,更是一种长期布局——在政治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通过精简决策链和亲信掌控核心,保障总统权力不被外部势力轻易撼动。
从示威爆发到军营哗变,再到总统解散国会,马达加斯加的政治节奏在短短几周内急速变化。总统的社交媒体声明,既是一种权威象征,也是一种心理战术:让民众和军方明白,法律和权力仍在总统手中,而非外部压力或临时势力。
民意与军权的博弈,法律与权力的交织,使得这场政治风暴充满悬念。总统的安全与否、军方的态度、民众的持续抗议,以及塔希娜在总统特别顾问角色中的实际作用,都将直接决定马达加斯加政局的下一步走向。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声明,都不仅是政治表态,更是国家未来走向的信号灯。
在当前局势下,解散国会并非简单的行政操作,它是拉乔利纳应对多方压力的棋手之举,是对抗民意、军力和潜在政敌的组合策略。任命熟悉政治运作的塔希娜,则体现了总统在权力巩固上的谨慎与精准。马达加斯加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民众抗议的持续力度,也取决于总统如何在法律框架下运筹帷幄。
可以说,拉乔利纳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即便抗议声震天,即便军营哗变,总统职位并非轻易可撼。法律和制度为他撑起屏障,熟悉政务的亲信为他掌控局势,而社交媒体成为他向公众和军方发出的直接信号。权力的张力和民意的压力在这里交织,形成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画面。
马达加斯加,这个印度洋岛国的政治舞台,再次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权力博弈。总统、国会、军队、民众,每一方都在施加力量,每一次声明都在释放信号。拉乔利纳的动作,既是硬碰硬的权力坚持,也是对民意和军权的策略应对。未来局势如何演变,民生困境、军方态度和总统的政治智慧将交织成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