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阻索就是航母上那条能瞬间刹住几十吨战机的钢缆,承受上万吨拉力,还得耐海水腐蚀、抗疲劳循环上万次。
全世界能造的国家屈指可数,美俄领先,中国起步晚,但咬牙追上来了。
![]()
早年间,198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买了“墨尔本”号航母残骸,当作研究对象,从那时起就琢磨起降系统。
1990年代,瓦良格号从乌克兰买来,本想连拦阻索一起要,可对方拆了关键件,还狮子大开口要几千万美元,中国海军当时兜里没那么多钱,只能作罢。
找俄罗斯呢,质量不稳;问美国,报价上千万美元一截,摆明不卖真货。
![]()
这时候,自主研发就成了唯一出路。
拦阻索不是光一根绳子,得配液压机、减速器,整个系统复杂得像精密钟表。研制初期,材料配比老出问题,拉力测试时索子断裂,数据总差口气。
团队从进口设备学起,进口专家指导,实验室里反复试上百次。
![]()
2005年瓦良格改造时,拦阻索项目已并行推进,2009年歼-15首飞,索子技术也同步跟上。到2012年辽宁舰服役前,国产拦阻索已通过测试,性能对标国际。
2004年12月,巨力索具独立出来,专注索具研发生产,主营合成纤维吊装带、钢丝绳、链条啥的,规格上千种。
军工这块,他们是国内少数能搞航母拦阻索的企业,钢丝绳抗拉强度高,纤维缆耐海水,深海系泊系统核心供应商。
![]()
网上热传的美国外包故事,就跟巨力挂钩。
传言说2002年,一艘美航母访华时,供应商XX公司商务团来徐水厂,挑中巨力钢丝绳质量好,签了合同,每年供吨位原料,用来做拦阻索。美国一根索子军方采购价150万美元,分包到底层只剩75万,他们想从中国进口原料压成本。
巨力起初不乐意,参数太严,订单量小,得投研发钱。美国人加价,还承诺后续大单,巨力才接。合作几年,巨力不知情地供了原料,后来军方网站曝光,美军索子用中国钢丝。
![]()
杨建忠一看,主动自荐军方,说咱们有底子,能整根索子。四个月内,巨力搞出样品,测试三秒刹停战机,性能超美方同类,成本低得多。中国从此自产拦阻索,不再卡脖子。
可巨力招股书里没这笔订单记录,上市审计严,重大客户得披露,美国公司踪影全无。
2002年时,巨力集团刚成立,索具公司还没影,传言时间线对不上。拦阻索研发早在舰载机首飞前启动,2012年辽宁舰交付时已国产化,不是靠仓库现货救急。
![]()
巨力确实供军工钢丝,但不是整根拦阻索,更不是美国外包主力。
传言里那40万美元一根、几千根库存的桥段,纯属网络添油加醋。
不过话说回来,这传言虽假,却戳中了真事儿:中国索具业从零到顶尖的路子。
![]()
巨力这种民企,本是吊装小厂,却借改革开放东风,钻研高强度材料,纤维合成、钢丝编织,硬是挤进军工门。
2012年后,巨力军工资质升级,产品装上辽宁舰,参与海试。2017年山东舰下水,拦阻索迭代,巨力供核心部件。
2022年福建舰建造,电磁弹射系统对索子要求更高,巨力预研兼容,合金配比调了上百次。2025年上半年,海工装备板块反弹,巨力涨停,股价从低谷爬起,市场看好海军国产化订单放量。
![]()
拦阻索这事儿,折射出中国军工的韧劲。
早年被卡脖子时,没怨天尤人,就闷头干。
2025年,海军三艘航母齐备,拦阻索全国产,性能不输美方。
![]()
中美贸易摩擦还在,海军装备国产化加速,巨力这类企业订单稳。
拦阻索从进口依赖到自给,成本降九成,性能升两成,这账算下来,值。
参考资料
舰载机着舰未挂上拦阻索怎么办 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