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汉小阿福创始人黄昌喜与他的“长期主义”实践
在中国民营经济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封来自儿童摄影行业头部企业“小阿福”创始人黄昌喜写给内部员工的信,在行业内外引发了广泛共鸣。这封信不仅是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与慰问,更是一位深耕行业29年的企业家对时代变局的深刻洞察、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冷静思考,为当下无数民企经营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小阿福创始人黄昌喜近照
近日,一封题为《致全体阿福人的一封信》的内部邮件截图在业界流传,迅速引发热议。信的作者是武汉小阿福摄影的创始人黄昌喜。这家在中国儿童摄影领域坐稳头部交椅29年的企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在武汉举办的“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儿童摄影行业发展峰会”。
这封写于凌晨的信,源于一个朴素的初衷。作为此次行业峰会的承办方,小阿福公司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多个项目同步赶工、营销与管理模式的革新并行、品牌形象的全面升级……高强度的工作让许多员工带病坚守、无怨加班。目睹此景,黄昌喜在信中坦言自己“既心疼,也心焦”。
黄昌喜写给小阿福“家人”的信
这封信,首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宣言。
黄昌喜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慰问,而是深刻剖析了驱动这场“高压冲刺”的根本原因。他直面了那个所有企业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此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在信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为了短期的荣光,而是为了700多名员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一旦成真,七百多人的饭碗谁来保障?……真到那时,我便是阿福的罪人。” 质朴而真挚的话语,展现了一位民营企业家最深厚的情怀与担当。这不仅是对员工的承诺,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企业的发展,始终与员工的福祉、社会的稳定紧密相连。
其次,这封信是一声清醒而响亮的时代警钟。
在许多人看来,小阿福凭借其29年的品牌积淀,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轻松维持。但黄昌喜却以惊人的清醒和危机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预言:“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若不自我革新,三年内必将边缘化,不出五年就可能丧失话语权、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年边缘化,五年出局”——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的深刻洞察。这体现了一位卓越企业家的远见卓识:真正的“护城河”不是过去的功勋,而是持续变革、永远“刀刃向内”的勇气与行动。行业不会淘汰认真的人,但一定会淘汰不愿变革升级的企业。
最后,这封信是一张迈向未来的行动蓝图。
如何更好地活下去?黄昌喜给出的路径清晰而坚定:“唯有刀刃向内,自我革新。” 他将此次承办行业峰会,视为一次实现企业系统性升级的战略契机。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会务承办,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实战演习”。通过峰会的筹备,倒逼管理流程的精细化、倒逼生产力的迭代升级、倒逼团队认知与格局的拓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借一场行业盛会,完成一次企业的内部“大练兵”与系统性重塑。这种主动求变、借势升级的战略思维,为众多在转型中寻求突破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本。
一封信,映照出一位企业家的情怀与远见;一场峰会,考验着一个企业的实力与决心,在行业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思考。从小阿福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黄昌喜这样,心怀危机感、肩扛责任、笃行长期主义的奋斗者,中国民营企业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于变局中开创新的辉煌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