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三年来,向汉正家族办公室咨询《家族宪章》,并寻求提供《家族宪章》撰写服务的企业家越来越多。然而,什么是《家族宪章》?《家族宪章》到底应以怎样的形式体现,一直是家族传承咨询服务中的难题。基于此,小编特邀请首席顾问胡仕波先生亲自撰写了此文,供广大有意或正在布局家族传承事业的企业家借鉴参考。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启“庆历新政”改革。其在政务繁忙之际,不忘家族教育,亲笔写下一封家书:
![]()
▲范仲淹(图片由AI生成)
告诸子及弟侄: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尚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 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论,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帮得免祸。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为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汩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着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当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2008年10月15日,素有“台湾经营之神”称号的台塑集团创立者王永庆去世。不久后,台湾《联合报》发布了王永庆四年前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
▲王永庆(图源网络)
子女们:
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之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因此如果我们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面对财富问题,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正确予以认知,并且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营造充实的人生。
我本出身于贫困家庭,历经努力耕耘,能够有所成就。在一生奋斗过程中,我日益坚定的相信,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为人群创造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唯有建立这样的观念和人生目标,才能在漫长一生当中持续不断自我期许勉励,永不懈怠,并且凭以缔造若干贡献与成就,而不虚此生。
基于这样的深刻体会,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也都能够充分理解生命的真义所在,并且出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将我个人财富留给社会大众,使之继续发挥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群福祉之功能,并使一生创办之企业能达到永续之经营,长远造福员工与社会。与此同时,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慧力量,而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从范仲淹到王永庆,从一代名臣到著名企业家,范、王两人的身份迥异,所处的时代已然天翻地覆,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两封家书从传达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仍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其延续的本质仍是儒家的“圣贤之道”。
在家书中,范仲淹重点交代孩子们如何立身、从宦;王永庆则引导孩子们如何看待财富与生命价值。两封家书所传达的都是作为中国人的观念、价值,以及作为父辈的殷殷期盼。
范仲淹强调要“勤学奉公,勿忧前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而王永庆则告诉孩子们“财富的本质”,“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
![]()
▲天平山
古人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此处的所谓的“富贵”,通常是表象的富与贵,是形式与载体,是物质和官爵,而非“富贵之道”。而范、王两人家书中所传达的则是“富贵之道”。如果一个家族能够将“富贵之道”以家风的方式传下去,“三代”或仅为起步而已。
而正是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引下,范仲淹于1049年在苏州创立“范氏义庄”,让“血脉相连”的范氏家族“守望相助”,绵延传承了九百年之久。而王永庆则于1976年创立第一家以其父亲命名的“长庚医院”,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台湾的医疗服务带入全球首善之区。
作为当代工商家族的典范,台湾王氏家族,创始人王永庆、王永在兄弟均已谢世;王氏二代也均已年事日高,正在陆续退居二线;三代逐渐登场,接手执掌家族的命运。所谓“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诅咒”已然打破,王氏家族的未来命运,乐观可期。
无论是苏州范氏家族,还是台湾王氏家族,其家族成功传承的秘诀,与其说是写在范氏义庄的《义庄规矩》,或者是台塑集团的《公司章程》以及“Wang family trust”的《信托合同》中,不如说是写在范王两个人写给孩子们的那两封简约扼要的家书里。
换而言之,谁读懂了范仲淹的家书,就读懂了中国的“贵之道”;谁读懂了王永庆的家书,就读懂了中国人的“富之道”。如果两封家书都读懂了,那么,对于这个人及其整个家族而言,“永续传承”就不再是虚妄的念头,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
而类似范仲淹和王永庆所写下的这样一种承载“富贵之道”、可能从根本上决定家族命运的家书,不就是当代诸多企业家所孜孜以求的所谓的《家族宪章》么?
作者:汉正家族办公室首席顾问 胡仕波
如果您也希望如范王两家一样,把“富贵之道” 落地为家族永续的《家族宪章》,汉正家族办公室家族顾问服务为您定制!
汉正家族办公室,专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股权信托、社群信托设立、运营及资产配置;基金会设立、财税管理、战略咨询、等级评估等服务;更多信息可搜索【汉正家族办公室】至官方网站进行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