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时代的暗夜深处,百鬼夜行的队伍里,酒吞童子的名号如淬毒的刀刃,提及便令人脊背发凉。他并非寻常鬼怪,而是被视作 “鬼之首领” 的存在,其传说在京都周边的山林与村落间流传,每一个字句都裹挟着血腥与绝望。
![]()
酒吞童子的形貌本身便透着不祥。传闻他身形高大,肌肤是近乎透明的苍白,却偏生有着一头如烈火般狂乱的朱红色长发,发丝间似缠绕着未散的怨气。最骇人的是他的面容,双眼并非人类的黑色或褐色,而是泛着幽幽绿光,瞳孔细长如蛇,望向人时,仿佛能洞穿骨髓,将恐惧直接钉进心底。他常身着破烂的黑色和服,衣摆处沾染着早已发黑的血迹,行走时脚步轻得像鬼魅,却能在地面留下浅淡的、带着腥气的水渍,仿佛刚从血池中走出。
此鬼最嗜两样东西:美酒与孩童的血肉。他盘踞在大江山的洞窟中,那里被称作 “鬼之巢穴”,洞口常年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黑雾,黑雾里混杂着酒气与腐臭,路过的行人为之却步。每到夜幕降临,酒吞童子便会带着麾下的小鬼们下山,闯入附近的村落。他们不劫财物,不害成人,专挑四五岁的孩童下手 —— 那些肌肤柔嫩、哭声清脆的孩子,在他们眼中不过是 “最鲜美的点心”。
![]()
村落里的夜晚从此成了噩梦。父母们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用被褥捂住他们的口鼻,生怕一丝哭声引来鬼怪。可酒吞童子的嗅觉似能穿透墙壁,他总能精准找到藏着孩子的屋子,破门而入时,木门发出的 “吱呀” 声与孩子的哭声、父母的哀求声混杂在一起,却只换来他低沉的嗤笑。他会单手拎起孩子,不顾孩童的挣扎与啼哭,张口便咬,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滴落,染红了地面与他的和服。待他离去后,村落里只余下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与空荡荡的摇篮,空气中的血腥味几日不散,提醒着人们鬼的残忍。
除了掳食孩童,酒吞童子对美酒的贪婪也令人胆寒。他常会闯入京都的酒肆,一脚踹开木门,吓得掌柜与客人瑟瑟发抖。他拿起酒坛,仰头便灌,酒液顺着他的脖颈流下,浸湿了衣襟,也让他的眼神愈发狂乱。若有客人敢露出半分不满,他便会徒手将人抓起,狠狠掼在地上,骨骼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酒肆里的美酒被他洗劫一空后,往往也遍地狼藉,死伤惨重,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这般作恶多端,终究引来了天谴与人的反抗。传说当时的天皇派遣源赖光与四天王前往大江山除鬼。他们乔装成僧侣,带着掺了安眠药的美酒与特制的武器,混入鬼之巢穴。酒吞童子见了美酒,果然放松警惕,开怀畅饮,不久便陷入沉睡。源赖光等人趁机拔出武器,朝着他的脖颈砍去 —— 可鬼的皮肉坚硬如铁,寻常刀剑根本无法伤及分毫。危急时刻,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浸泡过童子血的宝刀,终于砍断了酒吞童子的头颅。
![]()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当众人提着酒吞童子的头颅返程时,那颗头颅突然睁开双眼,发出凄厉的嘶吼,试图扑向身旁的人。直到众人将头颅投入火中,烈火灼烧的噼啪声中夹杂着鬼的惨叫,那声音刺耳至极,仿佛要将人的灵魂撕裂。待火焰熄灭,只余下一堆焦黑的骨灰,空气中的怨气与腥气才渐渐散去。
即便酒吞童子已被消灭,他的传说却并未消失。往后的岁月里,每到百鬼夜行的时节,人们仍会想起那个红发绿眼的恶鬼,想起他带来的血色与恐惧。大江山的洞窟依旧弥漫着黑雾,路过的人总能隐约听到洞窟深处传来的酒香与孩童的哭声,仿佛酒吞童子的鬼魂仍在那里徘徊,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的出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