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慧老记
娃哈哈接来宗馥莉时代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在2025年秋季寒露时节,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余香”的宗馥莉第二次辞去了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事不过三,这次,她可能再也不会回头了。
自2004年入职娃哈哈到2024年接班宗庆后,宗馥莉跟着父亲在娃哈哈磨砺了二十年,按理能完全掌控全局,为何一接手就失去控制力?刚接班几个月就无奈提出辞职,2025年10月是其第二次提交辞呈。她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被动出局,还是打开了“以退为进”的新战局?
或许都不是。外人既看不透娃哈哈的内部纷争,也看不清宗庆后家族的是是非非,更无法评价宗馥莉进退之间的对与错。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的“放手”,绝不是宗馥莉简单的“与自己和解”,而是另一种“从头再来”。
有命理爱好者试图从宗馥莉的生辰八字和姓名学的角度分析她近期的命运波动原因。宗馥莉生于1982年1月17日(如果属实),农历是辛酉年辛丑月庚子日(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属鸡),一生多金多财,性格刚烈,但性刚易折、磨难重重。而“宗馥莉”姓名是五格齐全,英雄运格、侠义气概,但一生波涛重叠,变故颇多。
这当然是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一则谈资。放到宗馥莉接班与娃哈哈变局的大形势中去分析,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很容易发现,宗馥莉的最终出局,其实从她一开始接班时就已注定。这和“命理”无关,与“性格”和“局势”密切相关。
1.过刚易折,欲速则不达
或许是形势所迫,又或许是年轻气盛,宗馥莉没有避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陷阱。在没有给“宗庆后之后、宗馥莉之前”设置一个“安全窗口期”的情况下,没有完全形成个人影响力、绝对掌控力的前提下,宗馥莉就冒险启动了大幅度的改革措施,甚至是成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大规模地“推陈出新”。而没有选择隐忍,没有设定“过渡期”,这就必然会“扯伤”别人、扭伤自己。
宗馥莉接过宗庆后权杖
“变革派”与“守成派”永远站在对立面,就像阴阳、黑白一样,只要一方不过度打破平衡,体系就能稳定运行。当然,有一个情况除外,就是变革者拥有绝对的实力,或是“上面有人”大力支持,或是执行层有超强的能力,可以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
比如,商鞅变法,除了秦孝公鼎力支持外,还有重臣景监等铁杆粉丝;而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正是急于求成所致,忽视了北宋面临的外部辽兵和西夏的军事威胁,以及国内严重的财政危机的双重威胁。
连叔叔宗泽后都说,宗馥莉接班娃哈哈(首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她首先要考虑是如何做好事、做慈善,“让所有人都认可你”,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也可以发现很多人才,自然而然让大多数人认可你的接班。她反其道而行之,火力四开,锋芒毕露,应了古语:过刚易折。
网传宗泽后观点截图
“改革”虽不是革命,但“变革”打破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藩篱,更重要的是切断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链并动摇其经济基础,这就必然会有剧烈的反作用。一如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终是昙花一现。
2.公器私用,利益被分流
在这次辞职之前,有人曾举报宗馥利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举动是,宗馥莉将包括“娃哈哈”在内的380余件商标转让到自己控制的实体,以至于概后来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出手制止,才有了随后的“娃小宗”。
事实上,自2004年入职之后,宗馥莉就逐步通过“宏胜系”、“恒枫系”、“启力系”等实业和资本平台掌控了娃哈哈的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与其说娃哈哈是“公众的娃哈哈”,倒不如说是“宗家的娃哈哈”来得更真实一些。宗馥莉在2024年7月第一次以激进的方式“辞职”的底气,也是来源于“宏胜系”其对上下游的掌控力。
不过,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过犹不及”的一个反噬后果是,原有体系已容不下宗馥莉,且不论是否还有更不利的结果(有传闻称其心腹和本人曾接受调查)。客观上讲,宗庆后一手创造了“娃哈哈”,继承者宗馥莉应当获得相应的收益,但“娃哈哈”不只是“宗家”的,更是“公家”的。
不管历史成因如何,宗馥莉目前仅持有娃哈哈集团29.4%的股份,杭州上城区财政局及娃哈哈职工合计持有70.6%。因此,宗馥莉及其控制的实体对“娃哈哈”商标及相关资产“转让”或“分流”,都触及或“损害”更多人的利益。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非一心为“公”,就必然失去人心。要是变本加利的“公器私用”,则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必然会出手反击。目前看来,利益相关方表现得还算克制,宗馥莉再一次“辞职”,或许是最体面的离场方式。
3.唯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有人说,宗馥莉接班后遭遇的一系列至挫折,是“新人”与“老人”的发展观念冲突所致。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宗馥莉的变革与创新并没有错,但娃哈哈的一系列“年轻化”的“新品牌”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成为“爆品”,品牌的分化反而导致了销售体系和销售终端的分裂,并最终反馈到销售业绩和经营效益的基本面上。
宗馥莉一度意气风发
虽然有数据称,娃哈哈2024年初至2025年初的销售额重返700亿巅峰,较前两年的500亿规模暴增200亿,宗馥莉接班后的业绩“亮眼”。但娃哈哈不是上市公司,也没有披露700亿的构成数据,难以判断这一数据是真实销售数据还是财务报表数据,亦或是“预提”数据。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老宗”与“小莉”的转换过程中,娃哈哈出现了重大变故,这个“国民品牌”正面临严峻考验。
而这种“变故”的关键人物正是宗馥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宗馥莉虽然为娃哈哈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曾想努力推动娃哈哈向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但她的一系列变革举措是否考虑了“更好”的因素?是否有“我累死累活到列底是为了啥”、“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拼”的“底层思维”?
私心,可能每个人都有,如非圣贤,岂能真正做到“天下为公”?但老子也讲过,“唯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利他”,先成就他人而后成就自己。宗馥莉的举动,恰恰缺少了对“成其私”的全面理解,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行动。
宗馥莉此番选择“放手”娃哈哈,或许会做出一个比娃哈哈更响亮的“娃小宗”。不知道失去对娃哈哈集团的控制力之后,宏胜饮料集团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利润,是否能经营得比以前更好一些。一可以确定的是,娃哈哈,已不姓“宗”。
(作者系前中央财经媒体记者,现地方新闻客户端从业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